第182章 年关将近(2 / 3)

路,悲壮且无奈。

随着李景隆的归来,整个曹国公府变得井然有序,他的正妻邓氏,也开始操持整个家事,整个府邸让她打理的井井有条。

朱标看到这一幕,不仅想到了那个让自家老娘勒死的邓氏,同样都是邓愈的女儿,这差距怎么就这么大?一个是大家闺秀,知书达理,一个是只知道以色侍人,妥妥的祸国殃民!

“宫中又来了很多珍稀的药材,朕一会差人给曹国公送来,什么都不要想,好好养病,这还等着你为大明建立功勋呢……”

朱标笑眯眯的说道,神色也是和善至极,只不过那身上玄黑色的龙袍,却让人望而生畏。

李文忠看起来明显是想说些什么,但还是把话咽了回去,只是在床上絮絮叨叨的谢恩,谢这么多年,朱标对他们家的照顾,同时也当着朱标的面墩墩嘱咐李景隆。

说是一定要效忠于他,为了大明江山,哪怕是抛头颅洒热血也在所不惜。

朱标知道这些都是场面,但还是十分动情的勉励,又当即准许李景隆可以在家伺候,不必着急回新平去。

毕竟是李景隆,算得上是一方封疆大吏,在京中常驻是需要朱标批准的。

一家人自然是感激涕零,朱标也就回了宫里,他心里像明镜的,那李文忠明显是对李景隆有话说,自己在这里只能说一些场面话,还不如早点回宫去干自己的事情。

珍稀的药材,源源不断的送往曹国公府,朱标也在不时的过问这件事情,虽然知道李文忠活不长,但也一直都没有传来噩耗,这事儿就算这么过去了。

朱元璋的脾气也好了很多,在宁寿宫照看着自家大孙子,日子倒是过得不错。

转眼间就来到了腊月二十八,应天城铺天盖地的都是年味,而且今年可是永乐元年,百姓们一个个都喜气洋洋,家家门口都挂上了红灯笼,贴上了福字对联。

很多人家的福字还是倒着贴,据说这个习俗还跟自家老爹有关系,对此朱标也只是无奈一笑罢了。

今天一早,朱标早早的爬起了被窝,在徐家姐妹和三胞胎的服侍下,舒舒服服的洗了个澡,上了一个黑漆漆的马车。

这马车看起来厚重无比,不像是皇家用的东西,但是这里边却别有洞天,庞大的车身,看起来让人望而生畏。

打开车门,自家老爹也在里面,老人家笑眯眯的样子,着实是人畜无害,看起来就好像一个普通的农家翁一样。

“爹,牢房那种地方,儿子自己去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