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允炆出京(1 / 4)

其实黄子澄和齐泰,只是想为朱允炆谋划一番而已,因为朱允炆心向天下文人,书生们认为如果他当上了皇帝,这天下的读书人必然会水涨船高。

但是所有人都忽略了一点,朱允熥那天在宁寿宫说出的那句话,究竟是从何人那里听来的?身边的奴婢吗?还是朱雄英这个大哥,这可就不得而知了。

因为这件事情已经没有必要了,顺藤摸瓜,摸到了一条大鱼,整个中原神州,以及大明的新地盘,还有大明控制的地区,都在排查希伯来人,这就已经足够了,反正一切的阴谋都始源于他们。

自家人,知道错了,改了就足够了,何必查的那么清楚?何必把事闹得那么大?伤及感情呢…

朱元璋不查,朱标也不闻不问,好像忘记了这个事儿一样,朱标特意嘱咐自家老爹去和雄英谈一谈,朱元璋也就明白了自家大儿子的意思。

有些事情就得这么办,不聋不瞎,不会当家,朱元璋明白这个道理,朱标也明白这个道理。

朱标现在全力对付外边捣乱的希伯来人,这满城的烽火还没有熄灭,自然是没有空闲的功夫来捋自己的家事,那这件事情也就只有自家老爹出马了。

而此时的朱允炆宫殿外边,祖孙二人已经聊好了,朱雄英满脸笑容,好像所有的心结都打开了,笑容满面的看向自家弟弟。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朱允炆看到这个笑容就感觉浑身发凉,朱元璋也没有进屋,而是站在门口勉励了朱允炆几句,说他这几天身体不好,自己找了一个世外高人算了一卦,说京中新皇龙气太重,不适合朱允炆居住。

朱元璋想了想,就在中都凤阳,赏赐给朱允炆一个宫殿,让他在那里好好养养身子,这事儿也不用朱标下旨,朱元璋随口一说,这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朱允炆面色平静的谢恩,一点都没有想象中的气急败坏,而是拜别了朱元璋和马皇后,又去拜别了朱标和徐妙云,没有坐皇家的仪仗,而是自己穿着一身朴素的布衣,背着一个行囊,打扮成百姓,直奔中都凤阳。

这种事情也是合乎于礼法的,毕竟朱元璋早些年特别喜欢忆苦思甜,每年都要让朱家子弟穿上草鞋,在凤阳重走他的起兵之路,体会他当年打天下的不易。

此时朱允炆搞出这么一套,朱元璋和朱标还真说不出什么,只能派人在暗中保护。

三天后。

朱红色的宫门缓缓打开,这宫门是刚换的,庞大的宫门此时还散发着淡淡的大漆味,朱允炆从缝隙之中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