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大开科举(1 / 3)

“陛下这万万不可啊!”

“陛下,这可万万不可啊!”

“圣庙乃天下文人之根源,如此羞辱,实在是万万不妥!如此一来,天下文人视朝廷为仇冠,不出朝为官,朝廷将何去何从?”

“朝廷不可不尊圣人,也不可不尊圣人后裔,天下士人都以孔圣为榜样,如此羞辱,日后朝廷如何在士人当中立足?”

一众文臣纷纷出来献策,刚开始还是好言相劝,到后期渐渐的就变成了威胁,说话也是越来越强硬!一群文人脸红脖子粗,唾沫星子横飞,嘴上讲的分分都是仁义道德,可是那眼神深处却蕴**无比的恐惧!

他们在怕,他们在怕什么呢?他们怕皇帝陛下的应天大学代替了科举取士,他们怕皇帝陛下,从今往后任人唯亲,只用自己的心腹治理朝政,他们这些文人十年寒窗,又经过数年以及数十年的官场磕碰磨砺,才有机会站到这皇宫大殿之上!

他们不想就这么失去,所以就只能拼命的劝诫!

宝座之上的朱标就这么默默的看着,看着下方这些脸红脖子粗的文官,特别是其中几个还是朱雄英的老师,心中不觉得有些悚然。

大明的文官之祸,远胜于武将,这是他后世的上帝视角看到的事实,在正常的时空当中,大明到了中后期的时候,文臣简直就不拿武将当人,一个宦官说要收一个武将当义子,那个武将竟然能够神情振奋,连打好几场胜仗!

武人的尊严在哪里?国家的体统又在哪里?军队的脊梁被打弯了,这个朝廷的脊梁又能直到哪去?军队如果烂了,哪一个强盗是能被三寸不烂之舌说走的?

朱标也没有把这事情赶尽杀绝,他现在还没有把那衍圣公的爵位彻底取消,他只是放一副对联羞辱一下而已,本来以为不是什么大事,却引起了如此强烈的反弹!

这让朱标心中很是不爽!

他能敢这么做,心中也是有些底气,他也不是刚来大明的楞头青,自然知道这孰轻孰重,自从他刚来大明的时候,他就开始大喊汉人的口号,把民族的优越感摆到了读书人的优越感之前!

说白了,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大明的读书人不再迷信于圣人后裔的名头,而是相信那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真正文人!相信那些为天下抛头颅洒热血的真正英雄!

一个正确的崇拜观,在这个时代简直是太重要了,以至于朱标到后期的一系列动作,国歌,国旗,国徽,这些东西对民间的影响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