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商圣范蠡(1 / 3)

秦风的介绍声再次响起,视频继续播放。

【范蠡,字少伯,出生于春秋鲁昭公六年,即公元前536年,楚国宛地三户邑。出生贫**,之后师从计然,少年时期范蠡就博学多才,文武双全。】

【鲁昭公二十五年,楚国宛令文种与范蠡初次见面,两人相谈甚欢,成为了好友。

当时楚国**黑暗,非贵族不能够入仕,所以,五年后,有心干一番事业的范蠡不愤于楚国的黑暗,说服文种一起离开楚国。】

【就在这时,已出逃吴国的伍子胥派人请文种去吴国。范蠡给文种分析了楚、吴和越三国的形势,最后决定去越国。于是,范蠡与文种两人离楚入越,得到越王的重用,任命为大夫。】

李世民:“春秋战国时期,那时候可真是战乱频频啊!各国互相征伐,百姓涂炭,幸好始皇一统华夏,结束战乱,始皇之功,不可估量!”

刘邦:“这朕赞同,要不是始皇统一华夏,恐怕时间长了,各国百姓不认为自己都是华夏一族,炎黄子孙了。”

玄烨:“所以说,始皇被誉为千古一帝,朕心服口服!”

嬴政:“呵呵,过奖了,不管是为了自己的私欲也好,还是为了百姓不再遭受战乱,寡人即便被骂暴君,也无愧于心!”

朱元璋:“始皇前辈说得极是,统一是华夏的和平的前提,任何敢于分裂华夏的反叛势力,一律打死!”

“……”

【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去世,其子勾践即位,范蠡仍然为大夫。同年,越国的老对手吴国,听闻越王允常去世,吴王阖闾认为是攻打越国的好时机,然而却被勾践打败,后因伤势过重去世。】

【两年后,听说吴国即位的夫差,在磨刀霍霍,准备报当年之仇,勾践打算先发制人,像当年一样,大败吴国。

范蠡劝谏勾践不可轻易用兵,可是勾践意已决,最终被夫差败于夫椒,仅剩五千兵士在会稽自保,最后也被吴王围在会稽。】

【看着不妙的局势,勾践后悔没听范蠡之言,随后就当下处境问计范蠡,范蠡建议勾践向吴国求和图存,等待时机,复兴越国。

不甘心就此灭亡,越王勾践采用了范蠡的策略,派遣文种前往吴国求和,在艰难的游说贿赂吴国重臣,这才得到吴王允许退兵,代价就是勾践和范蠡到吴国称臣。】

曹操:“春秋时期的诸侯国大小至少一百余个,很难想象,当时得有多乱,百姓有多苦啊!”

张养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