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一统江山刘伯温(1 / 3)

司马光:“这个确实,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我华夏文化最璀璨的时代,人才最多的时代也不为过!”

李自成:“呵呵,这个砸缸的说得很对,后世都变成儒家独大了,没有了竞争,怎么可能还会有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司马光:“**,你这家伙是谁呀,怎么说话呢?我没名字吗?请叫我司马缸,哦不对,司马光,知道了吗?”

“……”

就这样,在一如既往地热闹中,视频开始了。

【他,就是刘伯温,一个足智多谋的代表,就是他为明太祖朱元璋出谋划策,打败了一个个强敌,成就了一段传奇。】

【刘伯温,其实真名叫做刘基,伯温是他的字,大家都称呼他为刘伯温,所以久而久之,刘基就常常被叫成刘伯温了。】

【刘伯温,浙**田人,出生于元朝末年,家世还行,属于书香门第。刘伯温自幼聪慧,好学习,且阅读速度极快,一目十行。十二岁时,他就考中秀才,被父老乡亲们称为“神童”。】

蒲松龄:“唉!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想起我这么多年参加乡试,愣是没中,我他么心态崩了呀!”

和珅:“咳咳,淡定,淡定,不就是个乡试吗?没必要!”

曹雪芹:“@蒲松龄,您老虽然科举不顺,可是您写的那本《聊斋志异》可是很受人欢迎啊!这就是所谓的有所得,必有所失吧!”

蒲松龄:“哦?真的吗?那就好,或许老夫真的要学会放下吧!”

【泰定元年,即1324年,十四岁的刘伯温入府学读书。他以自己惊人的天赋,很快掌握了那些别人认为晦涩难懂的知识。】

【三年后,十七岁的刘伯温离开府学,去四处拜师学习。刘伯温博览群书,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数学,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

【元统元年,二十三岁的刘伯温远赴大都赶考,一举考中进士,可惜当时正值乱世,他就没有被授予官职,赋闲在家。】

李白:“我估

M.计要不是这个刘伯温要学那么多的知识,恐怕他早就可以高中进士了吧!”

苏轼:“自信点,可以把“吧”字去掉了,要是他只学儒学,早就高中了。”

苏洵:“牛掰啊,不像我苏某人浪荡到二十七才开始发奋读书,之后四十几岁和两个儿子一起进京赶考,最后却只有我落榜!”

李世民:“@苏洵,所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