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李靖(1 / 3)

【这时北方突厥蠢蠢欲动,刚完成南方的战事,李靖就被调往北方,以防御突厥进犯。武德八年,突厥颉利可汗率军大举进犯太原。李渊命李靖为行军总管,迎击敌人。不久,又调李靖为灵州道行军总管,以抗击**厥。】

【武德九年,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事变,成功登上皇位,突厥颉利可汗乘虚而入,一路打到渭水,形势危急,李世民不得不亲自与其签下渭水盟约,这才免去了一场战争。事后,李世民擢任李靖为刑部尚书兼行太子左卫率,赐实封食邑四百户。不久后,李靖转任兵部尚书。】

【贞观三年,忍受了屈辱的李世民等来了机会,**厥发生剧变,李世民派遣李靖为首的武将,率领大军征讨**厥,分道进攻,李靖更是冒着风雪,带领几千精锐骑兵突袭**厥,此战打得**厥溃败。此后其他几路大军也是取得胜利,最终,第二年,李靖灭了**厥,俘虏了颉利可汗。】

【李靖因灭了**厥,李世民洗刷了渭水之盟的耻辱,大为高兴,擢升李靖为尚书右仆射。可是,李靖没有因此居功自傲,反而,平时与朝臣一起参议国事时,总是恭谨温顺,像是不会说话一样。这也是他的自保方法吧!】

【李靖深谙水满则溢的道理,为了避免祸事,李靖在做了四年的宰相之后,主动寻找足疾理由辞去宰相之位,对此李世民更是欣赏他了,李靖还得到了赏赐。】

【贞观九年,吐谷浑进犯凉州,六十余岁的李靖闻听此事,当即不顾身体有疾,请命迎击敌人。虽然是寒冬腊月,但是李靖依然靠着他卓越的军事才能,指挥大军,在两个月之内攻灭了吐谷浑,功莫大焉。】

【其后,李靖还是一如既往地低调。贞观十一年,李世民该封李靖卫国公。贞观十四年,李靖妻子逝世,李世民诏令把坟墓修筑成突厥境内的铁山、吐谷浑境内的积石山的形状,以此表彰李靖战绩。】

【贞观二十三年,李靖去世,享年七十九岁,获赠司徒公、并州都督,谥号“景武”,陪葬于昭陵。】

随着秦风解说结束,视频也就此终止。

——

大秦,某处村庄。

一株大树下,一名身材魁梧,面貌带着霸气的青年正看着视频。

只见他眼生双瞳,一看就很是不凡。

不久,青年放下手里的视频,不服道:“哼!有什么了不起,我项羽也能做到,十大名将必有我一个位置。”

一旁的老者闻言,也不认为其狂妄,而是望着项羽,充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