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他们一定会有好的未来(1 / 3)

傅今安在忙碌完了青江水渠的数据测量之后,把开工要的那些东西都吩咐下去,又要马不停蹄地准备去三个县看一看免费私塾的情况。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他们书店印刷出来的第一批书就是给到这些夫子的手上的。

夫子手里肯定得先有书,这样才能够开始教学。

当然了学生们的手里边也应该是有书这样子才能更好地学习,所以在书店印出来了这么一大批书之后,傅今安就安排去看看免费私塾了。

这一次她不仅是要去看望这些私塾的开放情况,也是要去送温暖的,把这些书给送到学生们的手上。

书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就相当于兵器对士兵的重要性。

这个不能缺的。

傅今安第一站去的是里江县。

韦县令放下了自己一堆的活来陪着傅今安一起到这免费开放的私塾来看一看。

因为是临时办的免费私塾,现在整个县城都忙着搞灾后重建工作,所以根本没时间顾上这免费私塾,所以免费私塾也就是在了一个废弃的院子里。

傅今安他们一行人走进来的时候已经开始上课了。

这破败的院子门都破了个洞,里面传出了朗朗的读书声,傅今安欣慰地点了点头。

一行人进了院子往里边走再透过窗户,能看见这些学生们都是站着的,别说凳子了,连一张桌子都没有的。

也就只有站在最前边的夫子前边摆有一张已经断了条腿的桌子,断的那条腿用石头来垫着。

夫子们念一句,底下的学生们也跟着念一句,他们根本没有书,只是跟夫子念而已。

那些孩子们个个面黄肌瘦的,有些连一双草鞋都没有,还是赤着脚的,不过大家跟着夫子念书的时候声音嘹亮,恨不能把自己所有的力气都吼出来。

这么艰苦的环境那些孩子们的眼神中透着光。

傅今安看得心酸。

韦县令也嘘嘻:“以后他们回想起来,这应该会是他们最宝贵的一段经历,虽然求学的条件艰苦,但以后可以改变他们的未来!他们一定会有好的未来的!”

韦县令最开始为什么会否定傅今安提出的免费私塾?

就是因为朝廷出了新令,让这些受了灾的百姓们去开垦荒地,开垦多少以后都算作他们自家的田地,所以这些百姓们都卯足了劲开荒。

韦县令猜测没有人家愿意把男孩子这种劳动力送出来读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