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数据哪有人重要(1 / 4)

“人字形”的堤坝,在整个上邶朝应该都是头一份,这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现在上邶朝修筑堤坝的时候还是习惯性的用梯型坝,梁大师作为老一代的水利工程大师,他早就已经发现了梯形水坝的局限性,一直想要研究出其他更加实用性强的水坝来,“人”字形的堤坝也曾经构想过,但是在具体考察的时候总觉得还有些不足的地方,有些数据老是对不上,他实验了很久也没成功。

其他一些设想也是还没能具体实施。

黎修能也传承了自己师父梁大师的思想理念,也一直想要突破,这不看见傅今安的这幅图纸的时候,才会爱不释手。

看到傅今安画的“三七分”的图纸,他隐约觉得好像这是一个突破点。

傅今安跟黎修能具体介绍了一下这图纸。

这水坝长约30公里,宽约5米,由铧嘴、大小天平、32座陡门、还有两条渠、以及一条堤坝组成。可以沟通青江和桂江水系,打通了南北水上通道。

其实准确的来说,这不应该是一座水坝,这应该叫做水渠才合适,水坝是专门用来拦截和蓄水的而水渠是用来排水的。

有一句话叫做堵不如疏。

水渠有时候比水坝更加有利于泄洪。

黎修能指了旁边的水库构建图问道:“既然我们可以用这水渠来把洪涝给排走,为什么还要在这里专门蓄水呢?”

“这个就涉及到后期的灌溉、船运和鱼的养殖等等问题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我们丽江是一条季节河,夏天的时候水量特别的丰沛,而到了枯水期的时候甚至能够直接干到一滴水都没有。建一座水库的功能就在于能够调节一年四季的水量,保证船运,还有附近农田的灌溉。”

黎修能连连点头。

看到的图纸的时候,他就已经大概能知道傅今安的意思了,毕竟他也是做水利工程方面的,只是缺少了最后那一点点拨。

这些他和他师父通通都有设想过,只是让他全部组合起来,他就是一直没找到头绪,被傅今安按照图纸点拨了之后,他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这个想法太妙了。”

尤其是傅今安的那幅“三七分”的“人”型水渠图。

傅今安画出的铧嘴、大小天平、32座陡门让他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虽然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是直觉告诉他很重要也很实用。

接下来就看实用性强不强,能不能真的具有能实际建造建造的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