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袁无伤:四叔,这样好吗?(1 / 3)

复兴一年七月。

天气酷热,长绥城像是火炉一样。

尽管有赵澄的财力加持,通过东方商会的途径往宫中源源不断的运送了许多冰块与解暑的瓜果,但一到开朝会的时候,文武百官们一个个无不是热汗直流。

坐在龙椅上的小皇帝有太监挥扇伺候着,倒也显得很平静。

袁无伤虽然才十二岁,但本就性格成熟的他比登基前更添了一份沉稳。

他朗朗说道:“诸位爱卿,可有本奏?”

百官们轻轻扭动着脖子,这时一表情古板的人出列道:“禀陛下,臣有本奏!”

“是曾尚书啊,呈上来吧。”袁无伤淡淡的笑了一下,吩咐金壶去拿奏本。

这位曾澎曾尚书,正是如今东靖的天官吏部尚书。

他原本是江扬郡丞,邓富贵的副手。ъìQυGΕtV.net

陈昌云下狱后,吏部尚书一直空缺,由侍郎暂代尚书职位。

按理说,让侍郎顺位接替就是了,但偏偏没任何人提起此事。

最后还是皇帝自己开口了,询问赵欢这六部之首该如何,赵欢才说此职位过于重要,全凭陛下安排。

袁无伤进宫才多少天?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班底,但他又不能得罪赵欢,选一个和赵欢毫无瓜葛的人上来。

思来想去,袁无伤的目光锁定了曾澎。

江扬郡守邓富贵是赵欢的亲家,赵欢起义时也最先响应,是妥妥的赵欢一派。

但曾澎不同,当初赵澄扳倒齐柏年之后,也是威逼利诱才让曾澎妥协。

其实是他这人不认亲疏,首先认道理,这也是当初齐柏年要叛逃南周时他直言反对的原因。

袁无伤觉得这样的人可以争取。

在袁无伤阅本的时候,曾澎说道:“自从上次陛下吩咐后,臣走访了十多个京官,又托人考察了二十多个地方官,才拟定了这十个以中书令为首的名额。”

“爱好性格,以往政绩,乃至优缺点,记录的精准又言简意赅,很好,曾爱卿有心了。”袁无伤连连点头,对这份名单表示满意。

可这时,百官之前,龙椅之下却响起了一道质疑的声音。

“中书令?”

“曾尚书,你定的谁啊?”

曾澎朝那道站在台阶下的身影望去,道:“回赵中丞,中书令的暂定人选原本就是个京官。”

赵欢指派赵湛辅国,便给了他一个从三品的官身,御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