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祸害江湖真凶谁(1 / 3)

月烈公主派使者来到峨眉山,递上了一封公主亲笔的书信。

郭襄越看越觉得有趣,又觉得怪异已极。

两年前大元皇帝忽必烈为了朝廷大局,把最宠爱的公主月烈嫁给了伊尔汗国的国王。

然而月烈已和新科状元丁文轩互生情愫,便和皇帝闹别扭,宁死不愿去伊尔汗国,然而忽必烈是一代帝王,怎么会为了一个小女孩的梦想而耽搁国家大事,即便这个小女孩是他疼爱的女儿。

无奈月烈只好启程,然而在启程前和郭襄在一起商量好了对策。虽然启程,却宁死不会抵达伊尔汗国。

大都到伊尔汗国有万里之遥,路程的确太遥远,再加上月烈在途中各种拖延,行了近两年,还没抵达伊尔汗国。

然后,她成功地把伊尔汗国王熬死了。没错,是熬......死......了!

国王原已五十多岁,在年近花甲的时候,终于撒手归西!

永远在路上的月烈自然是时刻关注国王的情况,在得知国王驾崩的消息后,在地上长跪不起,整整哭了一夜。然后欢天喜地地回国,又回到了大都。

国王既然去世了,公主自然不必再赴伊尔汗履行婚约,忽必烈作为父亲,心里的喜悦还是大于遗憾的。此事也在大元和伊尔汗的史上均有记载。

因此当月烈和状元丁文轩快要完婚的时候,郭襄作为她的深闺密友和“永远在路上”计策的共同谋划者,她自然要告诉郭襄这两件大事,于是她写了亲笔书信给郭襄,希望郭襄能最后再来一趟映月阁。ωωw.

以后她就要搬出宫中,住进驸马府,映月阁以后也不会存在了,会成为另一个公主或皇帝嫔妃的寝宫。

于是郭襄再次到了大都,不过这次她没见到西平王铁穆耳。月烈告诉她,铁穆耳被忽必烈皇帝派往漠北,镇守蒙古汗国故都哈剌和林,掌管北方防务。

郭襄一愣,问月烈,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意味着受到重用还是发配边疆?

月烈嘻嘻笑道:“何止是好事,而且是天大的好事,能被委派掌管哈剌和林,那必然是皇帝最信任的人,因为那是咱们蒙古人的老家,根基!”

见郭襄面色转晴,月烈又神神秘秘道:“这次皇帝派了开国四杰之一博尔术之孙、御史大夫玉昔贴木儿做他的助手。玉昔贴木儿请求皇帝,为了能让铁穆耳在哈剌和林镇得住场面,应该将原属于真金哥哥的印玺皇太子宝授给铁穆耳。没想到皇帝居然答应了。这就说明,皇帝有传位给铁穆耳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