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背负幼主跳深海(1 / 3)

张弘范见那副将说得有理,只好忍痛撤出了战斗。

这一战,元兵损失了六条战船,元气大伤,张弘范心疼不已。

副将进言道:“张将军,宋军已入海湾,再想靠岸只怕难于登天。我们只要把宋军牢牢包围起来,让他们靠近不了崖山陆地,取不到饮用的淡水,再把海湾出口牢牢封住,到那时宋军喝不了淡水,定然不战自败!”

张弘范便依计而行。

其实孟子明在率宋军离开崖山陆地,驶往海湾中的时候,也曾想过要先把出海口拿下,作为后路。

然而后来为了防止士兵逃亡,终于放弃了拿下海湾出口的想法,虽然摆出了破釜沉舟的气势,却也自绝了后路。

蒙古军以水师封锁海湾,又以崖山陆地之军,断绝了宋军汲水及砍柴的道路。宋军吃干粮十余日,饮海水之士兵上吐下泻,顿时军心不稳。

孟子明见状,也大为焦急,便与文丞相、郭襄等商议,想要带战船冲上崖山陆地,与张弘范决一死战!

陆秀夫见眼前情形,只怕也只得如此,再这样下去,士兵们喝不到清水,一日虚弱一日,再这样下去,不用敌人攻打,便自己先垮了。

孟子明便率领副将苏刘义、儿子孟天都领了两百余艘战船,突然攻打到崖山陆地。

然而张弘范自开始封锁宋军开始,便已做好了这个准备,早已把精锐元兵都集中在崖山陆地上。

双方杀得天昏地暗,各自损失数千人。宋军因喝了十几天海水,身体虚弱,终于不敌。孟子明和苏刘义只好领兵撤回了海湾中,回到海湾大船队中一查点,孟天都却不见踪迹,恐怕是被元兵俘虏了去。

孟子明心中难过,他只这一个儿子,以后老孟家只怕是要绝后了。

到了第二天,张弘范却命副将押着孟天都前来劝降,告诉孟子明,若上岸投降,蒙古皇帝答应封他为镇国上将军,若不投降,就把他儿子杀了。

孟子明却丝毫不为所动,那副将只好押着孟天都回岸上去了。

蒙古兵押着孟子明的儿子,前来劝降三次。最后一次时,孟子明命令手下将士发火炮,顿时把孟天都和那副将等所在的船只炸得粉碎。

孟子明老泪纵横道:“这一战若要败了,只怕千万个中原人都要绝后,我孟子明绝后又算得了什么?”

张弘范见劝降不成,还损失了一员副将,大怒,便率兵强攻。

蒙古军的强弩硬弓是出了名的,元军先用弓箭开道,利用漫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