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万历盛世就该如此辉煌!(2 / 3)

万历佑明 枫渡清江 1297 字 9个月前

,得逢此盛世。”

申时行这时说了起来。

“臣附议!”

“若非陛下,这种善政在以前是不敢想的。”

“不过,陛下,徭役可免,一但重建起来就难了,恐朝廷将来一旦不能通过对外开发取利养军养官,而对内也未能善加治理的话,只怕想再征徭役就会被天下人视为苛政,乃至处处烽烟。”筆趣庫

戚继光这时倒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朱翊钧道:“朕相信,后面的阁臣公卿会比你们更优秀,也就能找到新的富国之道,如果不如你们,那就没必要执政了,退位让贤!”

“且无论如何,至少这一世或者有几世的百姓享受过不用受徭役苦的盛世,而如此后人至少也能知道我们这一代人是值得被他们铭记的,只是要做好记录。”

“陛下圣明!”

这时,王锡爵拱手回了一句,且道:“故臣请立碑记此事。”

“准!”

“在侍御司立碑记此事。”

朱翊钧笑着回道。

“元辅,这下你们内阁压力就大了。”

而在散朝后,戚继光就对申时行等内阁大学士笑着说起闲话来。

要知道,万历朝的善政太多了。

先是一开始的清丈田亩,让许多小民肩膀上少了许多被虚空加上来的许多赋税,后来又永停清军,乃至免陕西、山西的徭役,以及山东、河南、凤阳、京师这些地方的马价银和草料银以及山东班军制度。

所以,到现在,国家大富后,还要推行惠民的制度,以表示朝廷真的在按照惠民为纲来治国的话,就只有永免天下徭役和革除江南重赋这些了。

本来执政公卿们永免天下徭役,其实不是很想提出来的,但他们之所以还一致同意,奏于御前,其实是知道皇帝肯定更喜欢这个,因为这个更容易彰显圣德,能让本朝内政成绩,在将来的史书上留下辉煌的一笔。

只不过,他们还是提了个免江南重赋与金花银的提案,而希望皇帝会选这个小的,对天下士民意思一下就行。

而且免江南重赋与金花银是独惠江南,江南文人最多,自然也会让皇帝得到很好的名声。

这也就相当于舍相对更少的利于民,换取同样很大的名声。

但朱翊钧到底是个重实惠的,不想搞这些虚的,也真的更喜欢把善政的高度拔高到更高的地步,让以后的圣君想超越他不得不给出更大的实惠,甚至可能需要直接建立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