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二章 朕的太子不能太教条!(2 / 4)

万历佑明 枫渡清江 1407 字 9个月前

翊钧说道。

朱常浛点了点头,沉思起来。

没多久,朱翊钧和太子就到了女学所在地,而见到了皇后杜氏。

而杜氏一见朱翊钧就先走到朱翊钧面来,微微作揖:“陛下!”

朱翊钧则说了一声“免礼”后,就拍了拍杜氏肩上的雪。

太子则也跟杜氏见了礼,然后就走到杜氏身边来,抱住了杜氏。

杜氏也爱怜地摸了摸太子的头,笑容温和,问:“学累了吧?”

“不累!”

过了一会儿,太子就主动牵着朱翊钧和杜氏一起回了宫。

朱翊钧则与皇后、太子一起吃了顿饭后就再次去了侍御司。

一到侍御司。

朱翊钧就对申时行说:“把太子的经学先生换了!”

申时行听后不由得问:“请问陛下,可是他有何错处?”

朱翊钧道:“也不是有什么错处,是他没有引发太子如何去辩证的看问题,而只是向他灌输自己的固有观念,或者说只照着圣人之教来理解新礼。”

朱翊钧道:“也不是有什么错处,是他没有引发太子如何去辩证的看问题,而只是向他灌输自己的固有观念,或者说只照着圣人之教来理解新礼。”

“照他这样教下去,朕的儿子会被他越教越笨!新礼也会和旧礼一样,被他只记成了教条,忘了今学本质是礼是需要一直更新的。”

“但现在,朕突然觉得不换也行,只是得再选一位王学门人来当他先生,最好是泰州学派!”

“光王学门人还不够,最好罗钦顺和王廷相这些关学门人也选一位来当他的经学先生。”

“史学与文学也这么安排,把复古派、性灵派都选一位来教太子。”

“陛下容禀!”

“这样教的话,只怕一则太子不知以哪位先生之言为纲,二则恐东宫诸讲官内乱起来。”

申时行这时言道。

朱翊钧道:“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是天子为尧舜之君的利器,而储君是大明将来的天子,自然不是让他听哪位先生的言,而是让他有自己的判断,且通过听取众家之言,形成自己的见解,而才能更加明辨是非利害;”m.bīQikμ.ИěΤ

“至于东宫诸讲官因此会内乱起来,师傅倒是虑的是,但这其实也是好事,太子将来面临的大明肯定是各家之言争执更激烈的时代,可能会旧中有旧,新中有新,如此倒不如让他提前面对这种纷争,而在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