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监督公卿(2 / 4)

万历佑明 枫渡清江 1438 字 2023-05-03

“而这次只是郎官翰林勾结在一起,就差点坏了大局,也很能说明情况。”

“所以,不得不有制度对此预防。”

朱翊钧这时言道。

张居正听后一惊,问:“陛下可是要加强对公卿大臣的布控?”

“朕欲再设西厂。”

朱翊钧言道。

“陛下容禀!”

张居正大惊,忙道:“如今之厂卫,所费银已不少,再设西厂,恐国力难以支撑!”

“何况,陛下怎么确定西厂就能控制得了大臣,而不会因此反而被豪右势家利用渗透,名为陛下耳目,反而离间陛下与大臣?”

“更重要的,还是费饷太重,如今朝廷存银不过百万两,支撑现在的厂卫和天下兵马尚难,何况增加一西厂。”

“且君臣之间当信任多于堤防,否则,反而不利统御。”

张居正回道。

朱翊钧其实知道增设西厂算是加强特务**,增加财政支出不说,其实效果也不是很好。

但他这样说,其实是,有意为接下来的真正用意,做铺垫。

“先生说的是,君臣之间的信任还是要有的。”

“既然西厂不能建,那就建官邸吧。”

“给尚书以上的公卿建造官邸!”

“上任时携家卷迁居入官邸,离任时迁居出。”

“而官邸要集中建在一起,相当于让重臣们住在一起,既便于大臣们互相监督,也便于商议要事,更便于朝廷派锦衣卫保护,审查进出人员,而防止奸细混入。”

“具体来说,既利于大臣们互相用自己清廉正直的作风去激励对方,也能防备有小人混入某大臣宅邸以财货诱之时,能有同僚帮着提醒。”

“广设厂卫盯着,是有不信任重臣臣德之感,但君子之间互相督促还是可以的,毕竟,圣人也说:见贤思齐!”

“这样,就算有谁去拜访某大臣,其余大臣也能在自己官邸就能看到。”

“而若再有子弟或家奴不法,自己就算不察,也有住在一起的公卿同僚帮着督察。”

“另外,朕也允许他们在官邸设议事厅与参事室,而传见下属议事,乃至增设官员在参事室,替其处理机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