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帝国余晖(十九)(1 / 3)

>

刘綎心里打鼓。

只能硬着头皮睁着眼睛说瞎话。

什么诈称和谈,什么半道击之。

反正不管王士琦是否相信,都得给自己找个借口,不然他很难在朝廷的问责中活下来,保不齐还真要被昔日同僚去教坊司光顾妻女。

对此,王监军只是皮笑肉不笑,催促刘綎赶紧攻城,拿出诚意,让水师方面的弟兄再信大家一回。

戴罪立功?

王士琦轻轻揭过此事,令刘綎不禁提心吊胆,就像本多忠胜彻底丧失对明军的信任那样,他彻底摒弃和谈思想,开始强迫自己拿出嫡系部队,准备展现强硬姿态。

只有一件事,刘提督怎么也搞不明白,他秘密调动了五十三人,对于近三万大军来说,这个数量毫不起眼,除了使者吴宗道稍微有点地位,余者皆是大头兵,怎么会走漏风声?

内鬼!

可惜,刘綎找不到,亦没有时间去把他们给挖出来。

因为扮演者为了自己的蛋糕,在破坏谈判一事上,表现得异常积极与团结。

尤其是白宇。

入朝作战的部队大致可以分成三批,第一批是最早驻守半岛的各总兵、游击,亦或待在鸭绿江畔观察局势的西北军,陆离、杜克、潘明,乃至选择李朝阵营的扮演者就在其中。

第二批则是跟着李如梅部支援汉城的辽东军,里面也夹杂着扮演者。

但仍有很多扮演者是在大支援阶段,才抵达半岛,白宇就在其中。

要是再不表现,就完犊子!

校长如此安排大概率就是希望他们的出现,能够逆转悲剧——

明军以一场失败的平壤之战揭开抗日援朝的帷幕,又一场失败的四路出击结束了与倭人在陆上的交锋。

尽管在这个过程中,明军与日本的大多数交锋都是占据上风,上演以少胜多的戏码,但一头一尾两战的失败,遮蔽无数双眼睛。

以至于到了后世,韩国学者甚至叫嚣,即使没有明军参与,他们的祖先也能够击退倭寇。

倘若刘綎、麻贵、董一元摒弃私心,稍微争气一点,这种奇谈怪论根本没机会出现,数百年后明军的功绩直接被韩国人给单方面抹杀了。

“极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