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帝国余晖(十二)(1 / 3)

>

经历最开始的一系列事件,以德川家为首的东国大名,彻彻底底看明白了,自己率兵过来,就是来送人头的——

秀吉安排嫡系,与倾向丰臣家的势力,排在防线最后面。

即便他待在最危险的地方,依旧可以根据形势,自行决断是否要逃。

于是乎,号称东国无双、日本第一的本多忠胜,主动给刘綎写了一封信,派使者送过去,表达自己议和的愿望。

刘綎一看,乐了。

在大部分明军将领认知中,尚未开打,动辄就想跟人和谈的倭寇首领,都是庸碌之辈,比如:

小西行长。

明军将领很看不起他。

觉得以此人为代表的倭子,缺乏缺乏加藤这种武断派的勇气。

不过,别看刘綎浓眉大眼,说话格外爽气,其实心思不少:

如果能借和谈的名字,把这个叫本多忠胜的倭将诓出来,一战擒下,岂不是美哉?

能少死太多兄弟。

于是,他派遣两名使者入顺天倭城,假意商讨和谈事宜。

双喜临门!

一份极其重要的情报被使者带回给刘綎:

秀吉命不久矣,诸将思归。

不止东国将领如此,支持丰臣家的西国大名同样不愿意再耗下去。

这时机实在是千载难逢!

合该他刘大刀升官!

既然敌人要退,觉得没必要拼命,那和谈不就是真心实意的吗?

刘綎趁热打铁,派出一个级别更高名叫吴宗道的使者,主动继续跟本多忠胜联系,商定和谈的具体细节。

吴宗道深谙画饼之道,跟本多忠胜说:“我们家提督想上表朝廷给你封大明的官。”

“而且我们知道,德川家康是个本分的人,坏的是丰臣秀吉。”

“你们赶紧出城跟提督大人和谈吧,别再被当枪使了。”

如果小西还活着,并镇守顺天,那他肯定对吴宗道的说法将信将疑。

毕竟,小西行长跟明军高级将领面对面和谈过好几次,而那些遭遇,实在不是很美好。

本多忠胜不同,他初次跟明军打交道,对封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