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稷山大捷(四)(1 / 3)

>

负责打头阵的黑田长政,在拿下天安城之后,开始在信中叫苦。

什么明军十倍于己。

宁可身死殉国,也要拿下稷山。

可惜,秀吉没有看到黑田家的士兵,用鲜血铺就稷山北上通道的壮烈场景,只听探知来报——

黑田家主只是派出小规模军队,偶尔去袭扰一下明军,且连家将都不派遣,摆明了要保存实力。

至于稷山守军人数,也没有信中渲染的那么夸张,但数量应该在五千以上,不超过一万。

这令秀吉大为恼火。

折中取一个数字,就算有七千五百明军在守稷山,黑田家刚好也七千余人,难道一对一的战斗都不敢展开了吗?

帝国军人的傲气何在!

不过,秀吉心里骂归骂,最终出于大局考虑,还是没有勒令黑田长政切腹,只是派出使者狠狠训斥,并告诉他,毛利秀元部一天之内必到。

如果三天拿不下稷山,那两个人就一起切腹。

这已经是老猴子最大的耐心了。

而黑田长政也清楚事实,心中充满无奈,在壬辰年,他麾下的第三军团足有两万五千人,经历了战争损失,以及本该归自己管辖的岛津家独立成军,眼下的丁酉年,总兵力已经下降到不足万人。

其中,打南原时借兵左路军,损失了近五百人,麾下小国大名秋月种长战死,不久前的接触战中,又折损数百。

现如今,他除了本队近六千人外,还剩下高桥远种、伊东佑兵和相良赖房三个小国大名,及其麾下不到两千人的兵力。

封地本来就小,能够凑出这点兵力已是不易,倘若全军覆没,还怎么将土地、人口传给后辈继承人?

怕是早就被国内那群人给瓜分干净了。

所以,三人比同为大名的黑田长政更加抗拒出力。

倒是毛利秀元部,是真正的硬骨头,不,应该是倭军内部公认的山岳。

身为右路军总指挥,跟宇喜多秀家平级,且资历更深的存在,他麾下本队就有整三万人,且并未参与南原之战——

只派了麾下的军团长加藤清正以及少许混合军前去助阵。

正因为如此,毛利部士气还算昌隆,人数又多,别说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