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威武(合一)(1 / 6)

>

在场众人皆被镇住。

承平已久,人们似乎都已忘记,这位统御天下的九五之尊,年轻时曾是大唐有名的弓骑高手。

在唐隆、先天两次宫廷**中,亲率士卒,上阵厮杀,如此才有了今日的太平盛世。

“圣人,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不等高力士劝阻,一名身披重甲的将军旋即拜倒在地,“蕞尔吐蕃,怎劳圣人出手,末将愿率禁军出战。”

击鞠是一种很奢侈的运动,只有贵族才玩得起,永王和他麾下的马队就是其中翘楚,但真要论起来,这些人还算不上大唐第一次梯队。

龙武军只选用唐元功臣子弟,以护卫天子,且要求格外严格:需试弓马六次上、翘关举五、负米六斛行三十步。

而他们操练的常规项目中,就有击鞠这一项,因此,完全可以将其视作国家队。

交谈之际,吐蕃又进了一球。

此刻,永王心中叫苦不迭,此次对阵的吐蕃人比以往要强劲,球队左冲右突,不断寻找机会,可局势却越来越糟。

无颜见长安父老……

突然,哗然声在永王李璘耳边响起,他根本来不及作出反应,就感觉一阵天旋地转。

原来两个吐蕃人一左一右,撞上了永王座下的御马,随着一声嘶鸣,马倒了下去,而永王则被甩出。

幸亏他麾下的骑兵在第一时间冲过去,将其牢牢护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刻,李璘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大碍,就是脸色阴沉,走路一瘸一拐,似乎右腿受了点轻伤。

“殿下怎么如此不小心?竟在这种时刻分心,若非我吐蕃勇士及时勒马,上元节怕是要多出一缕亡魂咯。”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

再加上吐蕃自身国力强盛,唐军不敢轻启战端,因而,这群使者才敢肆意挑衅。

最重要的是,若是永王没有临阵分心,撞击还真不一定能成功。

“休要再劝,朕要亲自上场,为娘子而战。”

自从杨太真入宫以后,天子就沉迷于饮酒作乐,龙武卫大将军陈玄礼嘴上不说,但心里已将其视为了一个年老体衰的老人。

正因为如此,他急忙跪劝,并在君前承诺:不胜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