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超越时代的无人机秀(1 / 3)

李树对开幕式的补充项目是在展示未来环节的时候,加入无人机表演秀和人形机器人表演秀。

众人面面相觑,随即开始议论纷纷。

从议论的声音来看,绝大多数人认为李树是在虚无缥缈的吹牛

首先是无人机,1994年的绝大多数人还没有概念,而在二十多年后,这成为了世界流行的飞行机器人,广泛运用在各个领域。

在1994年,无人机大都在军事领域或者特殊科研领域,体积还比较庞大。

在领导和专家中不乏知道在海湾大展身手的捕食者MQ-1无人机的,就好像新闻中说的,这种无人机让华夏感到“焦虑和不安”。

有人提出要在开幕式上展示无人机,就好像秀肌肉一样,有些不妥。

这时候,主持会议的陈市长让众人安静,并声称李树的点子虽天马行空,不过却有其深刻的道理,应该先听为敬。

在众人的声音安静下来之后,李树声称自己提供的无人机是非特殊用途的小型无人机的之后,众人才开始仔细听起来。

李树并不是在吹牛逼,他要展示的不是MQ-1那种大型无人机,他要展示的是另外一种概念的无人机。

要把二十多年后的四轴小型无人机技术运用在这个年代,其实并没有多少障碍。

无人机的技术含量主要集中在芯片和控制程序、算法、制导设备,以目前振蓝的技术储备,完全能够做到。

借助这次无人机表演秀,能够顺利确立振蓝在无人机领域的地位。

其次是人形机器人,这个领域国内完全是一片空白,要借奥运会的契机提早进入才对。

从情报分析的资料来看,1992年创立的波士顿动力和起步于1986年的本田机器人,是这个领域的翘楚,在1994年已经在这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华夏不能甘于人后,也要跟着起步了。

关于人形机器人的研究,李树早在振蓝创立之初就已经形成了一整套的技术资料,总结下来,这个领域还是尖端工业的下游产业链。

人形机器人所用的芯片和控制软件,本身就是尖端工业产品,而相关的驱动电机、控制系统则是下游产业链,这些产品整合在一起,就是人形机器人所需的全部技术。

人形机器人和其他功能性机器人不同的是,其人形的属性决定其可以运用在家庭、医疗和公司客服等场景,比起那些功能性机器人更具有亲切感,而通过人形机器人的发展,还能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