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还得是芯片产线(1 / 3)

第二天一大早,李树亲吻了一下熟睡的马瑶,随后便去公司三分部上班。

昨晚她几乎是秒睡的,李树在昏暗的灯光下看着睡美人良久,才安然入睡。

昨晚让他洗澡之后心潮澎湃,几乎想要霸王硬上弓,可看到睡得呼哧打小呼噜的马瑶,还是没有下手。

出门的时候,已经是艳阳高照,路上已经有来来往往的自行车大军,汽车尚属少数。

路上,盗版磁带不断地重复着今年的流行歌,带着前世对各种各级汽车音响的体验来看,这辆捷达车的音响,毫无音质可言,可李树还是跟着哼了起来,这算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个小确幸。

三分部员工陆陆续续进入各自岗位开始上班,而李树则换上防尘服,直达芯片产线防尘间,查看目前的光刻机修复改进情况,这又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大项目。

由李树指导,水木大学的六个研究生身着防尘服,承当修复工作,这种需要懂原理的技术活,只能靠水木大学的研究生来。

研究生们对于李树一个企业老总这么懂封存这么久的光刻机结构原理,纷纷表示李树比他们导师还要厉害。

而这台光刻机,正是从水木大学买来的自动对准分步投影光刻机。

由于这是重点科研项目,牵扯的事情很多,造成这个过程极其漫长,这是工业部协调上级和水木大学,克服了很多障碍才买过来的。

其实,黑科技系统里,有更先进的duv甚至是euv光刻机,不过那仅仅是图纸,别说华夏的技术达不到,就算是目前技术最先进的日本和米国也做不到。

所以现实限制之下,还是要有个升级过程,李树决定复活这台曾经的国产之光。

李树的目标很明确,他要以这台光刻机为基础,从现在就开始造光刻机,并将这台光刻机命名为极光1号,逐步升级为极光1号2号3号……

在李树的计划里,这个升级过程是曲线加速的,在某个厚积薄发的节点,一定能够迎来爆发。

当年这台光刻机加工精度为最细线宽0.8微米,就算以现在的眼光看来,也是先进的。

这已经能够满足HXNB-888的3微米精度要求,未来HXNB-888升级到零点几微米级制程,就要靠这台光刻机。

“没想到当年咱们大学能造出这么厉害的光刻机,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说停就停。”其中一个正在修复的研究生愤愤的叹息道。

“就是,现在所谓的外国光刻机,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