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轴承的重要性(1 / 3)

一大早,李树驱车行驶在去工业部的路上,就好像回娘家一样。

目前,ZXZH-666-1的月产量第一次突破100台,按照目前员工的效率,本来还可以更高,不过,目前的轴承供应链出现了延迟。

这是一直存在的供应隐患,让李树头疼不已。

日本NSK的各种轴承目前暂时难以替代,李树之前了解过瑞士和德国的轴承,价格更高,而且采购难度更大,搞不好被察觉到之后又是一轮封锁。

按照现在的轴承产业发展,要达到目前李树所需精度的要求,至少需要五年以后。

李树当然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好在这些轴承的方向研发难度行对较小,李树已经完成了相关轴承的反向研发。

在李树计划里,必须要走出彻底和进口供应链脱钩的第一步,先是从轴承开始,随后是芯片,再然后是控制系统和设计软件,一步一步来。

之前李树想着孵化出相应的轴承生产产业,可这又是一个无底洞投资。

最终李树决定自己提供技术支持,让拥有相关资质的企业来生产,而李树物色的公司,是燕京的本地企业京钢公司。

之前李树趁着到京钢公司采购结构件的机会,详细研究过京钢的各种产品产线。

实际上京钢已经有现成的老轴承产线,需要改进的地方不少。

高精度轴承的生产,关键在于对工艺的把控和产线管理,轴承外圈和内圈的加工,ZXZH-666-1完全能达到西方主流水。

目前最有难度的是滚动体,李树详细测量过,滚动体的冲压模具精度不达标。

李树现在已经着手开始用ZXZH-666-1换上高强度刀头开始镗冲压模具,有备无患。

而滚动体的精细研磨,走完研磨机的粗加工流程之后,只能走人海战术,让工人来手工抛光。

总之,每一个细节李树都考虑到,只能协调了。

京钢作为巨型国企,要让人家把老产线转为生产自己要求的轴承,李树尚且没这个能量,还是需要工业部的协调。

再次回到工业部的时候,李树发现了一些新的变化,之前在门口负责管纪律的大爷据说已经退休,现在引入了打卡器,而在门口还装上了很新的摄像头。

总之新的变化就是高技术的引入,或许罗部长有了新思维。

尽管李树和这里所有人都很熟,不过按照规定他还是**了繁琐的手续才能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