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整合(1 / 3)

一个月后,户外寒风让人瑟瑟发抖,而在振蓝公司的厂房内,却温暖如春。

厂房内有区域供暖,是员工最称道的福利。

轰隆作响的车间之内,已经没有改建施工的工人,只有正在紧张生产的振蓝公司员工,一百多人同时在车间内忙碌,第三机械厂从前忙碌的场景又回来了。

另外两百名工业也没闲着,他们正在隔壁的会议室学习数控机床基本知识。

除了张鼎师傅之外,还有工业部协调来的大学讲师,这俨然是一个严肃的课堂,每个人都要通过考试才能上岗。M.

李树视察的时候,险些和一个用推车运控制系统电路板到车间的工人撞在一起,可见他们的忙碌。

远在鹏城的林大姐丈夫帮了大忙,从日本直接以港商的名义批量采购低端MCU芯片,加上交通部的运输协调,直接走水运渠道从日本运到燕京。

加上工业部的协调,运达燕京的电子元器件直接到牡丹电视厂直接生产为控制系统的电路板,目前产能稍低,不过随着工人们熟练,未来应该能满足批量需求。

通过情报系统,李树知道,这家牡丹电视厂在未来国内的电视厂的较量中败下来,从此一蹶不振,转型成为给自己供应电路板的电子厂是其最好的命运逆转。

而机床的其他重型部件,在工业部的协调下,全权交给京钢公司生产,熔铸和锻造精度要求较低的零部件,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京钢公司算是在改革浪潮中第一次找到转型业务,代工也很上心,产品质量过硬。

一切看似水到渠成,可李树却没高兴起来,也没给首台从长线下来下来的ZXZH-666-1挂大红花,也没有举行庆祝仪式。

这种看似能够顺利运转的模式,在李树看来有隐患,这些采购的MCU芯片尽管是低端的,进口量很大,时间一长,肯定会引起关注,到时候日本人来本土一查,估计会看出端倪。

在断供前,加紧自己的HXNB-888多用途高性能单片机研发才是解决供应链问题的王道。ωωw.

“慢点!这些机器是发给军工单位的,要贴好标识。”负责监督产线和发货的程力中气十足,即便在噪音巨大的厂房内,也能辨认出。

这五台崭新的准备发货到军工单位的数控机床,是目前振蓝公司的第一笔发车的订单。

现在车间之内已经有38台ZXZH-666-1型数控机床,基本满足了来料加工和生产机床的需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