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开始有点难(1 / 3)

看到如此迅速的动员,庄友华最终决定豁出去了。

现在他在港澳一直是二流家族,和顶级四大家族还有差距,他想过,认为房地产自己永远玩不过精明的四大家族,他决定支持祖国尖端工业发展,下决心再追加五亿的投资。

由于有特殊的资金流转渠道,相信庄友华的资金能够很快到位。

第一批生产所需的一百吨高强度45钢,也在佟磊副部长父亲的协调下,从江南省珍钢公司运出来。

李树思考过,如此费周折的从江南省运刚才过来,始终不是长久之计。

由于分工不同,京钢公司一直没有生产45钢,没有加入振蓝公司的产业链供应,这是一大憾事。

未来要想办法把燕京本地的京钢公司列入生产45钢的行列才行。

就在工作组进驻之后的第三天,第三机械从迅速完成了所有改制工作,而振蓝公司也在第三天正式挂牌,而庄友华安排的管理人员也开始陆续进驻。

火力全开搞生产的场面,就好像到荒原开荒一样壮观。

由于第三机械厂是老牌机械厂,拥有国内目前较为完备的车间体系,所以承包商改造的难度并不大,只需要将老机器搬走,按照生产要求进行一系列的翻新,追加安全设施。

为了弥补建筑工人不足,李树安排振蓝公司的职工也加入到改建作业。

按照李树的要求,施工队需要昼夜不断三班倒工作,苦战六十天完成工厂改造。

有人愿意干这个事情,是因为李树承诺三倍工资。

其他人员则在参与改建的同事,分批次进行技术培训,而培训讲师,是工业部请来的专家,这次又算工业部的人脉。

就在振蓝公司挂牌的当天,李树将目前已经总装完成的四台ZXZH-666-1型数控机床悉数在车间安装完成,开始教学员工进行小规模零件加工。

由于这些员工都是李树精挑细选出来基础知识扎实的骨干,而机床的操作并不算繁琐,所以没多久他们就能开工了。

其中两台负责生产ZXZH-666-1的相关配件,而另外两台则负责生产小松挖掘机的配件。

就算兴华小松合资厂的订单还没来,也要提前布局生产了,没有存货不行。

和提升自己不同,搞一家大型企业的需要调动和协调很多东西,李树虽有黑科技系统,不过也不能分身,只能指示员工们干。

这样一天的下来,李树感觉比自己干还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