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以何种模式开始?(1 / 3)

燕京第三机械厂,天气微凉,这是冬日前最后的凉爽。

距离最终验收还有8天,各个部件被一次运到了第三机械厂,准备总装。

不算控制系统的电子元件,整个机床大大小小有24688个零件。

除了精度和技术要求较高的关键部件,其他精度要求不高的部件都是第一、第二、第六机械厂生产的,由部里亲自抓质量,总体来说是高水准。

总装工作量极大,除了高技术指导处的工作人员,工业部还找来三十个懂技术的工作人员帮着组装。

李树看着同事们忙碌的身影,心情复杂。

硬着头皮也得上了,这就好像要发射一个存在很多问题的火箭,最终还要火箭发射成功。

好在在总装前,各个部分的问题出在哪儿,也被一一排查出来了。

经过检查,驱动电机里所用的轴承,是国产老式轴承,所以性能才会如此受限,在线圈和磁铁都达标的情况下,就是轴承的短板造成这样那样的问题。

所以电机的轴承必须更换成更好的井口轴承。

像线路走线这种小问题,主要是因为线路太复杂,人工分线出了错,这个李树用透视功能一一挑出毛病,总算是解决。

至于排屑的问题,却一直没有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李树的设计里,金属碎屑本来是要加入自动喷嘴喷排屑液来辅助排屑的。

不过,高压喷嘴比数控机床本体还要复杂,里面精密的零件,只有精密数控机床才能加工出来,国内目前还没有生产能力。

同时还要在原有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复杂的控制系统,工作量更是巨大。

基于这样的考虑,李树放弃了高压喷嘴的设计,而采取吹风机和刀头自主排屑的设计。

现在看来这种方式,有不小的缺陷,金属碎屑在加工机箱内飘散,有可能会对各部件造成不良影响,搞不好还会影响刀头工作。

除了以上问题,主要还是轴承件的采购充满不确定性。

这些轴承要用在主轴上、驱动电机上,以及机床各个需要位移的部分,仔细研究下来还是没有替代品,只能进口。

林大姐的丈夫秦大伟很努力协调港澳商人,以港澳本地用途的名义采购这些精密轴承,一开始很顺利,这些型号很明确的轴承型号都有货,已经下单准备发货。

可谁知半路来了一个出口审查,到货日期显得遥遥无期。

林大姐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