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浮山卫(1 / 3)

琴岛火车站。

一辆军列缓缓驶入,随即一队队士兵排队下车。

这是来自第一师的一个营,负责协助琴岛的防守。

今天并没有清场,出火车站的时候,周围的老百姓不禁切切私语。

“好家伙,真高!真板正,这是哪位大帅的人?”

有关心时事的就忍不住鄙视了这人一番,“这您都不知道?这是刘大帅的人啊,没事儿少去那些地方,多听听广播,没坏处!”

“是汉斯人帮着练的吧?”有人难以置信。

这些人军容之整齐,面貌之良好,不能说甩那帮兵油子十里八里的吧,也绝对不是此时国内军人的面貌,那精气神,一眼就能看出来。

说实话,老头子这些人对军队建设还是相当有贡献的。

想当年,螨清的各大营是什么样子就不用多说了,兵不是兵,将不是将,做生意的做生意,种地的种地,操练前要先抽足了福寿膏,更多的都是花钱雇人替自己操练。

到了焙羊的时候,说实话已经好了太多了。

但跟刘总办的队伍,那还是没法比,毕竟有没有精神注入,一眼就能看出来。

不少人都能意识到这个问题,比如后来那位著名的祈祷将军,但宗教的作用终究是有限的,搞宗教的打不过搞**的,搞**的打不过......

只见这部分从火车上下来的兵,迅速完成集结,目不斜视,并不受周围的议论影响。

“全体都有!目标南方营地,出发!”

其实给他们住宿的地方相当近,就在火车站南边,但刘总办的人马当然不能一拥而上,这种散漫的作风是要吃军棍的,他们队列整齐,步伐一致,走在硬化路面上,发出踏踏踏的声音。

“真好看,真威风!”

“是啊,哎,你瞧瞧,他们身上挂的都是些什么东西?”

那可太多了,刘总办给每个士兵非**装备投入换算一下竟然能高达两千元人民币!

那可是两千元人民币啊!

后面的背包里,有三日份的单兵口粮,这是随身携带的,确保在补给线中断的情况下,士兵仍然能坚持一段时间。

还有便携的单兵餐具,包括一件饭盒、简易折叠炉、多功能刀叉。其中的饭盒采用不锈钢制成,盖子和底部能分为两个结构,一部分用于吃菜,另一部分用于吃主食。

还有一些划时代的产物,比如折叠炉。可以把它放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