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高产(2 / 3)

斗命 空白贴纸 1240 字 2023-02-02

了镰刀,开始分发给文武百官,就连陈肖都分到了一把。

陈肖可是真正干过农活的人的,因此接过镰刀,一点也不含糊,稍微整理了一下官袍,就跟着其他官员下地割麦子了。

或许是在皇上面前下地割麦子,割的多了,会有什么特别的含义,反正陈肖看见,这些文武百官们,一个个争先恐后的抢割麦子,没两下的功夫,就把一亩地的麦子给割完了,陈肖即便手脚再快,在上百人之中,也只不过是割了三把麦子而已。

当然了,这主要是陈肖不想跟这些人抢罢了。

“好了,高师,让人准备一下,准备把麦子脱穗,朕要看看,这这一亩地的麦子,能有多少!”

完成了割麦子的仪式,后面最重要的,就是进行称重了,不过称重之前,需要先把麦子脱穗。

麦子这种东西,并不需要阳光暴晒,甚至如果麦子收的晚了,麦子还会自动脱壳掉在田地里,因此,哪怕是刚收割的麦子,也能进行脱穗称重。

“是,皇上!”

给麦子脱穗,这种事情,自然轮不到皇帝亲自来做,而是找来了专门在皇庄里干活的佃户,只不过是当着皇帝面完成罢了。

一亩地的麦子,虽然数量很多,但是在几个佃户同时开工的情况下,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就全部脱穗完毕了。

虽然还没脱壳,形成大米,但是依旧可以进行称重了。

皇庄里,也早就准备好了称重的大秤和米斗,在皇帝亲自的主持下进行称重,结果得到的数量,让皇帝大为震惊,居然达到了三千斤之多。

虽然还没脱壳,米壳也会占据一些分量,并且这种新米水份会有一些,但是即便如此,到最后,也能得到两千四五百斤以上的大米,其产量,绝对比以往的麦子产量高出了数倍不止。

要知道,以前种的麦子和水稻加起来,一亩地一年也才一千斤左右,这还是丰收季节的好土地的刷量,如果差一点的地,或着当年雨水不佳,可能只有七八百斤,八九百斤。

不要觉得不可能,陈肖可是农学院毕业的,对于地里能产出多少粮食,最是清楚不过。

在陈肖上学的时候,书本中明确记载了,中国古代,战国前期,一亩地的年产量,只有21世纪的两百斤出头。

到了战国后期,增加了种植品种,一亩地的年产量,也才不到两百五十斤。

到了汉代,产量有些提高,但是也仅仅只有250到300斤之间。

到了唐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