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六十一章圆笔书圣典(1 / 3)

石鼓文的拓本,唐代就有,但没有流传下来。

宋安国所藏石鼓宋拓本,被民国秦文锦售给霓虹东京河井荃庐氏。

此外,社会上所流传的早期拓本,有北宋的《先锋》、《中权》、《后劲》三种。

其中天一阁藏北宋拓存四百二十二字本为最。

然原拓己失,现只能见到郭老30年代,在霓虹收集的此三种拓本的照片。

安国所藏的宋拓本《先锋》本,旧商务印书馆、文物出版社有影印本,收在郭老所著《石鼓文研究》一书中。

大海艺苑真赏社、霓虹鳹堂有《中权》本影印本。

中华书局、霓虹二玄社出版的《书迹名品丛刊》中,有《后劲》本影印本。

大海书画出版社《书法》1984年第三期,也刊有石鼓文的宋拓影印本。

但是,陈文哲知道,他看到的这十尊石鼓上的文字,应该都不是出自这些拓本。

不说其他,就说被损毁的第十面石鼓,其上文字在一些拓本上,都是不全的。

而他现在看到的呢?是全的,不是只有四行,也不是缺字版本。

这样一来,就足以说明,这些石鼓不是出自宋代之前的拓本,就是出自之前提到过的向传师的拓本。

当然,如果陈文哲这么说,肯定会有争议。

因为如果他的观点被人认可,这十尊石鼓也不会还留在这里经历风吹日晒了。

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时间长了,都会存在争议,这十尊石鼓也不能例外。

石鼓的刻凿年代一直没有定论,韦应物和韩愈的《石鼓歌》认为是周宣王时期的刻石。

欧阳修的《石鼓跋尾》也认为属周宣王时史籀所作。

罗振玉的《石鼓文考释》认为是秦文公时物。

又一说是,公元6世纪的南北朝。

郭老以为秦襄公时物,唐兰考定为秦献公十一年(前374年)刻。

前故宫博物院院长马衡,在《石鼓文秦刻石考》中认定,石鼓刻于先秦时期,但具体年代说法不一。

除了出处的争议,还有排序的争议。

10面大石应有排序,而石鼓上所刻的10首长诗,自然也有先后顺序。

只可惜,石鼓自荒野中被发现时,无人对此细节给予重视,后又几经迁徙,更使考证难上加难。

不过,历代学者还是依据石鼓上的文字,取前两个字为其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