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歪嘴于,古铜张(1 / 3)

修复一件青铜器之后,既然需要做锈,那么在修复的过程当中,肯定也需要去锈。

青铜器的锈,按其形态来分大致有发锈、釉锈、贴骨锈和浮锈数种。

发锈膨胀,釉锈硬脆,贴骨锈依附地子,浮锈松散,对于青铜有害锈,一般都用錾子或刻刀剔净。

然后用粘合剂调颜料,封密起来。

其它的锈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方法,一般胎身已经膨胀起的发锈不能除去。

铜器上的锈,一般先用刻刀小点锤敲敲、震震、拨拨、刻刻来剔落。

而后可用酸梅泥、红果泥糊敷,用以使锈松散,再用刻刀拨剔以去锈。

这样去锈不伤地子,铜器纹饰清楚。

对于商周青铜器,除去水银浸地和翻铜地的青铜器,可以用碳酸铵来除锈。

醋酸水涂液也可以去锈,但是一定要严格控制。

对于商周春秋的铜器不能泡,否则会使铜器失去美丽的外观都变成红砖色了。

这种方法适用于硬质铜锈的器物,如水银浸地、黑漆地、绿漆地等铜器。

此外,还可以利用化学试剂除锈,化学试剂要根据铜器锈蚀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最后,为了保护青铜器,可使用蜡封。

我国古代青铜器是几千年前的历史遗物,经过地下理藏,遭到自然界的腐蚀破坏,出土的铜器往往是破碎和残缺不全的。

因而大多数的青铜器都经过番修复工作,以利于它们的长期保存,更好发挥它们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一个完整的文物修复过程,本身也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

研究器物的时代特点、造型艺术、铸造工艺,成为近代铸造工艺的重要借鉴,因而修复工作是项重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我国传统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源远流长。

宋代金石学,带动了这种技艺的兴起与发展。

之后逐渐在不同地域,衍生出不同的技术流派。

这种技术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青铜器修复与复制技艺”。

当然,这些技艺一般都带有显著的地域特点。

传统青铜器修复技艺,包含清洗、拆除、去锈、矫形、拼接、配缺、翻模、刻纹、铸造、打磨、补色等十余个步骤。

这些工序,每个步骤均有很高的技术要求。

陈文哲之前学到的修复技艺,主要是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