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零三章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1 / 3)

>

照片中的鉴样式都不同,有一只双耳平底式,窄口缘,直颈收束,有肩,兽耳衔环,腹部略微鼓出,底平。

还有一只四耳平底式,口缘较宽,敛口鼓腹,底平,两对兽首耳。

另外一只也是四耳圈足式,窄口缘,束颈有肩,兽首耳两对,其中一对衔环。

不衔环的一对纯属装饰,腹部圆收,其下有短圈足,此式较小。

最后一只是方体四耳圈足式,方口束颈,腹部圆收,四耳作龙形,矮方圈足。新笔趣阁

这四只青铜鉴,在这群青铜器之中,也就只能算是中规中矩,不算特别出格。

陈文哲翻着照片,很快就发现了一个多用途的青铜器,这是一件铜鉴缶。

这东西一器多用,可以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相当便利,而这种想法和器,我国古已有之。

这件战国时期的铜鉴缶便是一例,它既能冰镇美酒,也可以为其加热升温。

这样的铜鉴缶,在1978年在曾侯乙墓中出土过一件。

那件高63.2厘米,现藏国家博物馆。

而眼前的这件,也是组合器,由青铜鉴和青铜缶(也有人称之为壶)套合而成。

这件青铜鉴为方形,长宽均为76厘米,可谓形体硕大。

其口沿的装饰,格外引人注目。

四角的饰品为曲尺形,每边中间的饰品为长方形。

这8件饰品布满镂凋和浮凋的蟠螭纹。

它们一条条细如绒线,相互缠绕,繁密得让你点不清数目,然而却是排列有序,且形态逼真。

一双双小眼睛都透着明亮、有神。

鉴身外壁除浮凋的勾连云纹和蟠螭纹外,还有8个龙形耳纽。

它们弓身向上作伏攀状,很是生动。

鉴身底部的四角,各有一个兽形足。

别看小兽不大,往地上一蹲,抬起两只前腿,就把铜鉴稳稳托了起来。

而且还做出了俏皮的笑脸,显得力气十足。

铜缶也是方形,上端有盖,底部有一圈方足,方足上开有眼孔。

关于孔眼的作用,在方鉴底部与缶的方足眼孔相对应部位,安有弯形栓钩,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