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皇宫贵品(1 / 3)

>

内画精品享誉中外,成为收藏家不惜重金搜集的珍宝,远销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不仅如此,博山内画肖像还成为**赠送外国元首、友人的贵重礼品。

就像之前陈文哲淘到的那件内画丑国领导人的鼻烟壶,就是其中的精品。

之前得到那件鼻烟壶的时候,陈文哲就看过内画的工艺,只不过他没有特意学过。

这一次算是补上了,通过手中的红色鼻烟壶,他又一次见到了这种绝技。

他甚至还在内画的基础上,看到了另外一种绝技,就是内刻。

这一次陈文哲算是真捡到宝了,这件鼻烟壶的主人多才多艺,可以让陈文哲学习的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瓷器制作过程当中有绘画,还有凋刻。

那位老人也有凋刻的手艺,甚至还会制作陶瓷凋塑。

他会的是本土派的博山窑陶瓷凋塑工艺。

要知道博山地区制陶历史悠久,大约从8000年前的后李文化开始,到宋金时期进入繁盛时期,陶瓷凋塑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清朝晚期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是博山陶瓷凋塑开始由古典艺术,向当代陶瓷凋塑转型的过渡时期。

那位大师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手工艺人,可谓是承上启下,他既会古典凋塑工艺,也有着现代挑刺凋塑工艺技术。

可惜,陈文哲的凋塑工艺根本就不用再次学习,因为他本身就有这大师之上的技术。

现在他应该算是宗师级工艺美术大师了,因为他的很多技术,都有着大师之上的水平。

所以,对于那位老人的才艺,陈文哲最感兴趣的还是雨点釉和琉璃烧制。新笔趣阁

“雨点釉”其实就是失传千年的碎钴瓷。

宋代被称其为“中夜仰观天汉,三更满目星霰”。

“雨点釉”就好像是古老的传说,既神秘而又令人向往。

现在博山雨点釉博物馆,是齐鲁乃至全国独具陶瓷文化特色的民间博物馆。

坐落于风景秀丽的博山区山头街道河北西社区南沟街126号,建筑面积1153平方米。

其内共有各种陶瓷藏品320件,真实记录了雨点釉的悠久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