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术业有专攻(1 / 3)

>

蒜头瓶,因口若蒜头而得名,始于战国晚期,流行于秦汉,有铜制与陶瓷制之别。

官窑主要烧制青瓷,大观年间,釉色以月色、粉青、大绿三种颜色最为流行。

官瓷胎体较厚,天青色釉略带粉红颜色,釉面开大纹片。

这是因胎、釉受热后膨胀系数不同产生的效果。

瓷器足部无釉,烧成后是铁黑色,口部釉薄,微显胎骨,即通常所说的“紫口铁足“。

这是北宋官窑瓷器的典型特征。

北宋官窑瓷器传世很少,十分珍稀名贵,就是因为这种种特征。

而现在,陈文哲已经可以随意的掌控这些特征。

可以说,他现在想要把瓷器烧制成什么样,就可以烧制成什么样。

做完这三件纯正的官窑瓷器,这一次做官窑瓷也就可以收尾了。

系统的彷了一遍官窑,这让陈文哲对于宋代的五大名窑,认识更加深刻。

而随着他的技术提升,一念堂之中所有匠人的技术,都在提升。

“咦?这是紫金土?你们从哪里找来的?这做的是钧窑瓷?”

加工是钧陶瓷生产的第一道工序,而原料则是首当其冲。

没有原料的话,泥和釉就加工不出来。

这就像常言说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看来他手下的这些人,已经把整条陶瓷生产线的各个关节,都打通了。

好像这也正常,要不然他也不会做任何瓷器,都能顺利完成。

这要是没有一个强大的后勤,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对于手下现在使用的这些陶土,陈文哲还是很感兴趣的,因为他发现,这些人表现的居然比他还要专业。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时间。

而他想起一出是一出,时间太短,手下就算是再能干,也没法短时间内找到更加适合的原材料。

但是,只要他提出了要求,现在就有无数人帮着陈文哲完成。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完成度会越来越高。

就像现在,这里的钧窑瓷土,已经比他用的时候更好。

土料是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