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四十章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1 / 3)

>

宋代琮式瓶多为龙泉窑烧造,其烧造器型多为多节型长琮,古朴而端庄。

南宋书法家杜良辰所书《致忠常新恩中除贤弟》的笺纸底纹,就是“琮式瓶水仙图”。

由此可见,在南宋时期,琮式瓶插花也是古人生活中常用的装饰方式。

琮式瓶的烧制,沿袭到元代,元代龙泉窑常见琮式瓶,明清时期烧造琮式瓶,烧制品种多样。

清后期,琮瓶都以八卦的形式出现,充分反映了中国的道教文化精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表现和传承。

又将其称为“八卦瓶”,其造型上下对称,古朴典雅,表现了古人天圆地方的宇宙观。

而真正做这种琮式瓶,那么品种就多了。

不过,各朝的琮式瓶,也不过是釉色的不同,形态的变化都不大。

陈文哲从清代开始,逐步彷制。

这样以来,最先彷制的肯定是清乾隆豆青釉八卦纹琮式瓶。

这只琮式瓶唇口,短粗颈,长方体腹,下承圈足。

通体施豆青釉,釉层凝厚纯净,色泽澹雅怡人,纹饰清晰有序。

整器工艺精湛,比例均衡,青润悦目,古朴雅致,表现出典雅高贵的独特气质。

想了一下,陈文哲又彷了一件乾隆的茶叶末釉八卦琮式瓶。

这只瓶子口径9cm,高38.5cm。

这只瓶子唇口,短颈,平折肩,长方体腹。

器腹四面饰凸起的八卦纹,圈足。

胎体厚重,端凝古朴,以瓷质彷古,尽得上古礼器庄严神秘之风。

通体施茶叶末釉,釉质肥润,温厚醇和,莹泽如玉,釉色沉凝。

彷完了这一件,下一件就是清雍正松石绿釉象耳琮式瓶。

这只瓶子口径7.5cm,高24.3cm,大清雍正年制款。

圆口微敛,下接圈足,中段四方直腹,两侧装饰象首环耳,器型庄重大方,彷古玉琮而制。

施松石绿釉,匀净润泽,釉面滋润肥厚,釉色澹雅。

整器造型端庄优雅,气度雍容,尽显单色釉纯净之美。

做完这一件陈文哲停了下来,清代的琮式瓶还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