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千年一见,十分稀有(1 / 3)

>

从头到尾,仔细看了一遍,陈文哲已经差不多认定,他手中的这一只三秋杯,应该是成化真品。

这种杯子的鉴定说难,是真难!

因为你认为是真的,很多人就是会睁着眼睛说瞎话,说是假的。

因为**决定脑袋,人家凭什么要帮你说话?

但是,要说容易鉴定,还真就很容易。

明成化斗彩三秋杯,是众多斗彩杯造型中的一种。

特点也十分明显,釉色青中泛灰胎薄如蝉翼,杯上绘两组斗彩山石花卉纹,间以飞舞的蝴蝶。

蝶翅上所施紫彩即着名的姹紫彩,其特点是色浓无光,为成化斗彩所独有,也是后世彷品望尘莫及的。

为什么有“三秋杯”之称,这一点也都知道。

这样的画面,本身就不容易彷制。

还有,烧制工艺也比较苛刻。

三秋杯、鸡缸杯、葡萄纹杯,每个杯子都是经过三次煅烧的结晶,杯体层次感很强。

如果能够上手,手摸上去,杯子上的画面凹凸分明。

特别是斗彩与青花结合的妙趣横生,摸上去有一种独特的手感。

最后是斗彩青花杯底部的款识,笔道粗、字体肥,柔中含有刚劲,格外显得圆拙有力颇有含蓄。

翻开我们中国的历史:汉高祖刘邦、唐太宗李世民、清代的康熙大帝。

这些有作为的明君,推动着历史蓬勃的向前发展。

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上昏慵无能,但是艺术造诣却很高的帝王。

五代南唐的李煜、北宋时期的徽宗、明代成化朝的宪宗。

明宪宗朱见深,是个文弱、迷信的皇帝,他在**上没有任何的建树。

但是,在他在位的成化年间景镇御窑厂的瓷器,却表现出令人瞩目的艺术成就。

我国历来是封建集权制的国度,作为热爱艺术的宪宗,就能把**作为艺术的赞助者和道引者。

他不惜经费、人力、物力大量的精烧瓷器。

因而在我国的陶瓷史上,树立了新的典范。

特别是斗彩的运用,将釉下彩与釉上彩,共同呈现画面的技术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