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五章分刻如屏,以形写神(1 / 3)

>

昭陵六骏这种石刻,凋刻的到底有多好?

首先,就凋刻的形象而言,六匹骏马形态各异。

它们或站或作奔驰状,健硕有力,生动形象地再现了唐代西域**形态。

从每匹骏**描绘中,使观者获取不同的情感体验。

疏密结合的表现,集中体现在马头部的刻画中。

作者为突出**这一情感中心,着力刻画**头部,使其无关及装饰进行具体而详细的刻画。

而马鬃的刻画上则极为简练,有几个大面所组成体积就够了。

这不是“偷工减料”,而是为了避免喧宾夺主。

这种强烈的对比,较好地体现了马头这一主体。

除此之外,还有线面巧妙的结合,构成了六骏特有的艺术效果。

六骏是由无数条线,集合而成的面。

从任何角度进行观看,它的外轮廓线都清晰可见。

“线”流畅而相互呼应,如昂起的头部,脖颈之间相连侧面弧线,富有弹性而内外呼应。

坚挺的胸膛,线条刻画充满张力,像要崩开一样。

外轮廓线之内的线条微起微伏,感受到了一种线刻的内在力量,将每块肌肉交待得清楚而不琐碎。

通过大体、大面和线条之间的起伏变化的描画,让人深刻感受到“骨法用笔”的味道,柔中见刚。

在六骏的画像石中,引人注目的还有一处。

马匹头部上方,留有大小不等的方形块面。

这在艺术的表现形式上,似有不完整性。

且位于头部上方有种压抑感,但这绝不是作者的失误。

据推断,作者很有可能是为题赞所留的位置。

在汉魏烈女、功臣壁画中,均有此种题赞形式的出现,工艺家便将这种传统手法运用于此。

以上种种,一般人绝对彷制不出来,也根本没法彷制。

如果想要彷制,最起码要十分了解古代凋刻、绘画、书法等文化内含。

当然,如果只是这点水平,还是没法彷刻出完美的昭陵六骏。

想要完成一幅好的凋刻,布局很重要,但是空间表现也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