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前无古人(1 / 3)

>

陈文哲沉浸入隋侯之珠内部,随着陆大师的步伐,一步步从第一代建盏,一直到第八代的曜变盏。

可以说,每一步的变化,他都已经掌握。

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就是对于釉色变化的掌控。

这一次是陈文哲学习的最舒服的一次, 也是学的最全面,最循序渐进的一次。

这一次他直接掌握了釉的成分,烧成温度,保温时间,釉层的厚度和冷却速度。

而掌握了这些,就可以完美烧制出各种建盏。

不管什么颜色, 他都能轻易掌握。

因为他知道, 什么样的火候, 什么样的温度,什么时候冷却到什么程度,最终会得到什么样的釉色。

“厉害啊!”

陈文哲对于这些五六七十年代呈现出的大师,是真心佩服!

他们有天赋、又肯努力。

最厉害的是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最终让他们的成就肯定是前无古人。

至于会不会是后无来者,这就要看陈文哲的努力程度了。

现在,他肯定能够烧制出曜变盏,但是,想要达到曜变天目,或者准确说稻叶天目盏那种水平,还就是很需要运气。

那么稻叶天目,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

《古陶瓷识鉴讲义》记载:“闽中建窑有今人所谓曜变盏一式,冠绝等论,其结晶状为褐色圆点,外圈围以银蓝光晕,如日食月食之曜环。霓虹或称‘稻叶天目’,以为其状似稻叶菌斑故命之。”

描述的详细吧?就是这么一直小盏, 如果不是运气,怎么会烧制出同样的来?

最多也就是烧制出同样的色釉,同样式就不用想了。

“不知道,还有没有比陆大师,更厉害的大师?”

陈文哲突然之间,有点异想天开。

他最近对于釉色的变化,特别是铜釉和铁釉的呈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感觉,如果他上,他也行!

特别是在铜红和铁红方面,他也许能够开发出一些新的瓷器釉色品种。

此时他的想法不少,因为之前就有人做过。

像是之前的流霞盏,它可以结合秘色瓷做出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