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三章全是黄金(1 / 3)

>

基础修复工作做完,接下来才是烧制。

这时,需要对需要修复的器物进行鉴定,看是何种性质的窑烧制出来的,再用同种工艺相同的温度烧制。

之后是最重要的打磨工序,打磨是非常考验人的,粉尘飞溅,影响视线和呼吸,而且精度要求很高。

如果多磨了0.1毫米也要重补,所以有句话说得好:“七分打磨,三分上釉和画画!”

打磨后需要调色,上釉,然后是画画,将缺失的画面补全,最后是上外釉。

看着眼前的三件瓷器,三足洗就是一个小盘子,下面多了三只小足。

这东西最好修复,先放在一边。

双龙耳大瓶,也不难修复,因为器型比较大,好操作。

反而是那件玉壶春瓶,因为瓶口比较小,最难修复。

如果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其他肯要先选择比较简单的入手。

可陈文哲是老手,自然要选择了一个别人不敢挑战的高难度的来修复。

这个瓷瓶口非常小,手伸不进去,在做到打磨工序时,给他带来了莫大的麻烦。

手进不去,只能用工具探进去打磨,只能凭感觉,有时候磨多了,还得填补原料,重头再来。

经过一次次的失败,简直要把人折磨崩溃。

不过,越是有难度,陈文哲越是喜欢做。

打磨之后,就是上彩上釉, 书法和绘画的技艺, 给他的修复工作带来了一定的便利。

有些瓷器上有文字, 但是不会书法的人,写上去没有力度,只是象形。

即使描得再像, 明眼人一看,便知是后写上去的。

最近在梦中得到的书法功底, 肯定能让陈文哲写起字来游刃有余。

可惜, 宋代影青釉上一般是刻画、贴花工艺, 就是没有彩绘,可以说, 他的书法在这里毫无用武之地。

只不过,绘画在这里还是对这些残缺的瓷器修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细致的观察对称的图案, 可以复刻出另外一部分, 或者想象出残缺部分的图案。

眼前的三件, 自然就不用这么麻烦, 只要拼接起来,稍微修整其上的图片, 打磨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