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九章武二越来越聪明了(1 / 3)

>

当时了解到,灵山那边居然出土过那么多铜鼓,陈文哲差点忍不住过去逛一逛。

实在是他们那边的铜鼓,制作的太好了,也出现的太多了,谁知道现在还有没有埋在地下的?

再有,就是陈文哲有点心理不平衡。

出土了那么多铜鼓,流失在外的更多,他怎么就没有遇到一件真品?

最近一段时间,他通过曹庆春也放出了不少消息,其中重点收购的古董当中,就有唐琴、灵山鼓!

当然,其他他需要的瓷器,就算是碎片,也在悬赏范围之内。

今天之所以提到铜鼓,肯是因为武二的电话,他手中的那一面铜鼓,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既然他想要来古玩城,跟陈文哲见一面,那就见,万一是真的呢?

想到灵山那边出土的铜鼓,陈文哲还是有点相信,那是一面真的铜鼓。

据资料统计,灵山有史以来共发现铜鼓112面。

其中灵山明代(1620),在旧州镇旧州圩的“铜鼓岭”,就有l面铜鼓出土;

清代31面,民国时期8面,新中国成立以来72面。

实际上的出土数量,远远不止此数。

只是由于年代久远,失去了口传,因此至今尚未能掌握到,接近实际的铜鼓出土数。

灵山自古以来出土铜鼓很多,但流失亦甚大。

明清两朝,及民国时期出土的铜鼓,至今已全无踪影。

1950-1979年因没有文物机构,出土的44面铜鼓,损失了32面,仅存12面。

1980年至今,全县出土的19面铜鼓,除2面流失外,全都征集收入灵山博物馆收藏,至今共收入铜鼓25面。

还有西广博物馆、东广博物馆各收藏有4面灵山铜鼓。

之所以想到这些,完全是因为武二提供的照片,怎么看里面那面铜鼓,都不像是近些年出土的。

而只要不是近些年出土的,那就肯定有传世的痕迹。

要是年头再久一些,也许就能合法的买到手。

毕竟,灵山那边流失的铜鼓,实在是太多了。

不说其他时期,就说五零年到七九年这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