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念书的事(1 / 3)

她们归家的时候是从书院门口路过的,殷桃就略扫了一眼,见着不少六七岁,七八岁的孩子还在父母的陪同下进了存志书院。

“书院里咋还有这么小的孩子?”殷桃忍不住嘀咕。

李小妹和苗氏都是长期呆在乡下的,哪里知道这些事儿,都摇了摇头。

这时边上摆摊的一个热心的大姐就回了话,“这有啥奇怪的,书院里有启蒙班呢,还有小童班,也有童生班。要不然咋有上千的读书人呢。”

殷桃想想觉得也是。

前世的学校也是按照不同年纪分班的。

这古时候的书院应该也是如此,她就在那个热心大姐的摊子上站定,那大姐卖的是一些纸张,都是自家做的,瞧着粗糙,但是买的人也不少,读书人费纸。

这时一个妇人拉着自家的儿子走过去,一边训道:“今日给我进了书院好好念书,三字经前面十句背不下来回家我让你爹抽你。”

殷桃听了,觉得和自家三个进度还差不多,都是从三字经启蒙的。

“大姐,你知道这里念书什么个钱吗?”

殷桃动了心思,小米和二蛋尚且年幼,可小茗已经差不多到启蒙的岁数了,这孩子又聪慧,叫他在家里陪着两个小的孩子捉蚯蚓玩泥巴,实在是不合适。

那大姐看了殷桃的穿着打扮,见殷桃模样虽然生得好,但身上穿的还是和她一样的粗布麻衣呢,就好心劝道:“这可不是咱们普通百姓能够承受的起的,这用一家子赚的钱去供一个孩子,这若是能考个秀才还有个回报,若是啥都没有,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大姐,我就是好奇问问。”殷桃也不想和陌生人解释太多,再说这个大姐也是好心。

见殷桃只是好奇,大姐就说开了,“光是束脩就要五两银子,这存志书院可比乡下的书院贵了足足两倍的价钱。平日里笔墨纸砚一个月也要花好几钱,一年下来也得要八两银子吧,再有一个这存志书院不是谁想进就能进的,还要引荐信。”

“太难了……”

李小妹自然是看出了殷桃的心,娘这段时间心思都是在家里人身上,她定然是想将自家孩子送进书院。

要是和三哥一样,读好了就能挣个前程。

但是这书院念书也太贵了,她忍不住道:“三哥那会儿一年束脩才一两银子,这差这么多钱呢……”

“恩,我有数了。”殷桃知道的比李小妹多一些,毕竟有原主的记忆。

李家老三那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