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钱庄引起的动荡(2 / 3)

声城主大人英明。

果不其然,天下钱庄开设以后,便列出条目规矩,可用金银之物兑换一种叫做“银票”的东西,类似于票据契约。

有此银票,任何人都可以在天下钱庄兑换同等价值的金银。

本来此事荒唐,甚至有些大逆不道,因为自赵王朝一统货币之后,天下钱财出自朝廷,谁敢私敛货币,等同于谋逆之罪。

但是人们突然发现,银票的使用真的非常方便,尤其是南来北往的商贩,他们做生意每次交易都需要携带大量金银钱财,一来比较笨重负担不小;二来不太安全,容易引来蟊贼的窥视。

如果有了银票,大家出行交易起来都非常方便了。

这是利国利民之举,更关乎国运。

起初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天下钱庄只在达州城内流通,攒积了良好的信誉,也形成一定的规模。但是随着商贸的发展,“银票”渐渐在周边之地传开,后来蔓延至南疆九郡。

如此大的动静,很快便惊动了镇南王和朝廷。

天下钱庄聚敛天下之钱财于一身,这已经触动了镇南王的利益,也动摇了大楚王朝统治的根基。

是可忍,孰不可忍!

不过,林修缘只是在达州城设立了天下钱庄,无论镇南王还是朝廷,都拿林修缘无可奈何,因为林修缘还有着另一重身份,一品关内侯。

按照以往的惯例,达州城应该算是林修缘的封地,所以他想干嘛就干嘛,只要不谋反,镇南王和朝廷都管不了他。

而镇南王与朝廷不好明目张胆的查封天下钱庄,于是他们想出了同样的办法来遏制林修缘。

是的没错,镇南王和朝廷也开始设立钱庄,并且开设天下各处,想要与民争利。

镇南王与朝廷本以为自己会赚个盆满钵,却不料他们所建之钱庄票号,根本没有多少信誉可言,反而引起了诸多混乱。如贪墨**、私印银票,甚至官商勾结,骗取百姓钱财,弄得到处乌烟瘴气、一地鸡毛。

没有统一的管理与调控,没有对应的制度和强力的约束,钱庄就是一个滋生混乱的祸根。

天下钱庄初建之时,袁一山等人亦是步步为营、如履薄冰。哪怕有着林修缘的指点,他们也没有丝毫扩张的意思,因为他们知道,钱庄就如同洪水魔兽一般,如果没有律法的约束,必将择人而噬,生灵涂炭,甚至比兵祸还要可怕。

后来镇南王和朝廷吸取了教训,缩小了范围,加强了管控,才渐渐稳定住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