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王荆公故计(1 / 2)

西元十七世纪中叶前后,茶叶在中欧贸易占比不高、出口总值远低于丝绸和瓷器两项,甚至比大黄的出口额还要低了那么一点,所以目前大明国内的茶叶贸易以满足国内自身需要及蒙古、西藏方面的贸易需要为主,但问题是,眼下大明与蒙古之间的商道才部分恢复,与西藏的茶叶贸易额也不算太高,若是加征茶课,只怕是会大幅度打击国内茶叶销售,进而危害到国内茶叶生产、让茶农陷于困顿。

而对于开发矿山,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大多都非常谨慎,这不仅仅是因为挖矿有可能对龙脉、地脉造成影响,更是因为矿山必然会聚集大量百姓,存在某种可怕的隐患,所以,中国的封建王朝都不赞成大开矿山,明朝也是一样,以至于目前国内开发的矿山数量有限,相当一部分还都掌握在内务府手中,明廷就是加征冶课,也是多收不了多少钱的。

至于加征船钞商税,那可就是涉及士绅的利益了,搞不好会引来“与民争利”的攻击,或许在座的各位是不在乎士林谩骂的,也不在乎家族在商业方面的损失,但正所谓“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在场的几人可都要为子孙后代想一想,有没有必要得罪太多。x33

所以,马士英的话音落地后,屋内被顿时冷场了。

直到差不多半盏茶后,孙传庭才重新开口道:“加船钞商税,只怕会得罪士绅,但不加船钞商税那就要继续苦百姓了,若是从前,苦一苦百姓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二十年来,流寇‘不作安安饿殍,效尤奋臂螳螂’的故事还未完全落幕,两相权衡,只怕还是要委屈士绅一二啊!毕竟,只听说过蚁民蜂起的,没听说过士绅公然作乱的。”

有人会说了,另一时空中,清廷后来直接把三饷并入正赋之中,并且还陆续加征火耗及其他苛捐杂税----清廷骗老百姓要废止三饷,后来没有做到,又骗老百姓要永不加赋,结果又出尔反尔了----怎么其中,只怕黑锅就要背在马士英内阁头上了。

马士英听完王铎的话,不禁想起来自己为了坐上元辅的位置,跟朱由崧的承诺,便接口道:“陛下文治武功又岂是赵顼可比的,区区酸子的几句酸话根本无法伤及陛下圣明!况且,真出了这种情况,你我臣子又焉能坐视了?”

品嚼着马士英有意无意泄漏出来的口风,心思急转的王应熊开口道:“陛下登基以来锐意进取,原也是有许多人不满的,而今大多数不都改变了原有的态度嘛!当然,也是个别冥顽不化者,但在这些人眼里,陛下做什么都是错的,朝廷又何必在意其等的呱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