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3.决战在即(3)(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07 字 2023-03-06

明弘光四年、清顺治五年十一月初一,孔有德率部赶到滹沱河北岸与多尔衮所部清军主力实现了汇合;又过了一天,从宣化方向赶来的清军后卫万人并一万三千余漠南蒙古骑兵赶到了滹沱河前线,至此,清军已经在滹沱河一线集中了十七万出头的兵力。

清军这十七万兵马中,包含了漠南蒙古各部六万(实际是62000余)、满八旗四万(实际是39000余)、蒙八旗两万(实际是21000余)、汉军旗四万(实际是38000余)、绿营兵一万(实际是13000余);而就兵种来说,则为炮军万余(实际是14000余)、骑兵和骑马步兵十一万(实际是113000余)、步兵三万五千(实际是34000余)、辅兵万余(实际是11000余)。

由于人多、马多,每日粮秣消耗巨大,所以,无法长久维持对峙状态下消耗的多尔衮,便当日做出决定,于第二天一早发起全面进攻;弘光朝第二次北伐由此进入了最高*潮阶段。

十一月初三一大清早,五千满八旗骑兵(实际是4700余)在肃亲王豪格的率领下,引领五千蒙八旗骑兵(实际是4800余)、九千汉军旗骑兵(实际是8600余)、四万漠南蒙古骑兵(实际是41000余)自淮镇店以东五里处越过已经彻底冻结的滹沱河。

待越过滹沱河后,过河的清蒙联军随即兵分两路,其中贝勒爱新觉罗·尼堪、骑将瓜尔佳·吴拜率领五千蒙八旗、三万漠南蒙古骑兵南下继续越过洚河,前去攻击洚河与运河之间的阜城、景州、故城等地,而豪格本人则率领剩余兵马攻击交河、武邑等处----无论是尼堪所部还是豪格所部,都是能强攻落城则攻城,明军守备森严的则迫使城内明军紧守不出,进而实现切断上述各城与滹沱河前线粮道的目的。

此外,清军骑兵还会在正面决战打响后,从后方迂回攻击明军阵列及营地,置明军顾此失彼、四面楚歌之境地。

清濛联军大举越过滹沱河并洚河的消息,在第一时间为明军各部夜不收所侦知,因此,及时得到通知的各城纷纷紧闭城门进入了守备状态,正在向前线运输物资的各师辎重团,也纷纷向就近的城市躲避----故城、景州、阜城、交河等州县之间距离都只有十几、二十几公里而已,而清军又是一大清早行动的,所以接到警讯时,相当一部分辎重队还没有启程,至于那些已经出发的也没走多远,很容易赶在清蒙联军杀到前实现回转的----清蒙联军籍此不加一矢就实现了他们截断明军主力与后方联系的最初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