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9.二期北伐(51)(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182 字 2023-03-06

明弘光四年、清顺治五年、顺永昌五年十月十三日,高杰部占领了距离临汾26公里外的襄陵县城。

夺取襄陵城后,已经知道顺军在临汾城下严阵以待的高杰,下令将城内百姓全部驱逐出城,然后封闭襄陵三门,将襄陵整个的变为了高部的后方大本营及物资转运基地。

等完成这一切后,高杰命令所部休整一日,然后于十月十五日,留下3000兵马----其中一半是负责运输物资的辅兵----守卫襄陵,自己亲率主力14000人浩浩荡荡的开向了平阳府城临汾。

十月十六日中午前,高杰部抵达临汾近郊,并在距离顺军大营5公里外设立营寨。

为了打高杰一个措手不及,在高杰部建设营寨的时候,刘芳亮便率领顺军主力大举出城,以诱使高杰部决战。

虽然发现当面之敌超过2万人,但与顺军渊源颇深的高杰却理所当然的洞察了顺军的战术,因此,在留下部分兵马保护营寨继续建设外,高杰毫不畏惧的率领剩下的9000兵马前去拒敌,随即,双方在临汾城南七里处展开了激战。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阅读。

战斗爆发时,高杰手中掌握有3000家丁,所以,高杰拿出其中2000人分成四阵,猛突顺军新兵阵列,很快就造成了顺军新兵的大混乱,危急时刻,刘芳亮引7000顺军老兵绕过已经非常混乱的顺军新兵阵列,迂回攻击高杰本阵。

高杰当即以正军5000及家丁500实施反冲击,由此,双方混作一团。

由于在武昌、倒水之战中,顺军主力大部被消灭,所谓顺军老兵其实是李自成退入四川后,以先期入川的袁宗第、李过部为核心,陆续重新编练而来的,实际战斗经验也就四年左右,而且打的都是低烈度的战斗,真实的战力实际是不如当年顺军核心五营的。

当然,顺军在进入陕西后,招募了不少反清、反明武装,其中也不乏从崇祯初年就起来反明的悍匪,但这些年长且战斗经验异常丰富的老兵,一方面不适应大集群作战,另一方面忠诚度上多少有些问题,所以,在顺军整军过程中,因被大顺朝廷以财力不足为名,剔除出了大顺朝的中央军,并以屯军的身份分配到了地方上安置。

而缺乏了这些真正的老兵的加持,大顺朝野战部队的战斗力并没有因为整军的缘故,得到应有的提升,反映到临汾城下这场战斗中,就出现了7000顺军老兵与5500高杰部势均力敌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