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5.大悲案(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99 字 2023-03-06

隔了几天后,朱由崧再次召集九卿科道,询问了对妖僧大悲的审讯情况。

马士英首先出列奏报道:“臣等仔细审过了,判定妖僧乃是骗子,计议定他斩立决。”

1644年十二月,忽然有个和尚来到南京,自称是明朝亲王,从兵乱中逃出做了和尚;朱由崧一早就知道此人在满口胡言,但鉴于当时社会动荡,的确有许多宗室星散,所以为了平息舆论,他派官员审讯了这个和尚的来历。

这个叫大悲的和尚起初信口开河说崇祯时封他为齐王,他没有接受,又改封吴王。

一番盘问下来,参与审讯的官员一早就断定了这个大悲和尚不是正经的明朝宗室,否则就不会连常识都不懂----上一个被封齐王的是光宗朱常洛第三子朱由楫,朱由楫在7岁时就夭折了,后来被追封为齐王,谥号“思”,以明朝的惯例,崇祯是不可能把自己哥哥的爵位封给其他人的;至于吴王爵位,明朝至今就封过一代,那就是懿文太子朱标第三子、建文帝的弟弟朱允熥,虽然这个爵位也不是不能再次册封出去,但封王那么大的事情,难道不要诏告天下的?南京官员会不知道嘛?

既然审定了大悲和尚是假宗室,那么就要审一审他怎么就敢假冒宗王的,是有什么企图呢?还是背后有人主使?

结果不查还好,严刑拷打下,自称是徽州人、在苏州出家的大悲和尚便说了一番震惊审讯官的话,“潞王恩施百姓,人人服之,该与他作正位”;既然牵扯到了帝位,谁也不敢隐瞒便报给了朱由崧知晓。

徽州人,苏州出家,这几个字联系起来,大悲和尚背后的人已经跃然纸上了,但既然要“克段于鄢”,朱由崧自然不会刻意深究大悲和尚背后是谁,所以,便简单的将人交给九卿科道会审后,籍此给大悲身后的人某些错误的信号。

马士英等九卿及会审科道,也是知道其中水深,所以便决定快刀斩乱麻的了解大悲案。

“斩立决?”朱由崧考虑了一下,同意道。“那就按卿等的决议办吧······”

马士英等人退下后,朱由崧唤来了司礼监随堂太监兼提督东厂的赵山:“大悲案,东厂和锦衣卫都参与了,情况你都知晓,现在立刻安排诸报把相关审讯结果、审讯中涉及的要点都刊发传播出去,务必让各地都知晓大悲就是一个骗子。”

在赵山应承之前,朱由崧又补充道:“关于大悲身后的人物,诸报也要点一点,朕虽然为了国家安定,不欲大兴诏狱,但也不能让他们过于肆无忌惮了,得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