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8.永宁失陷(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72 字 2023-03-06

在崇祯十二年五月至崇祯十三年十一月前,力量最大,对明廷威胁也越大的流寇武装要属张献忠部,因此,明廷几乎把所有的力量都拿来镇压张部;此外罗汝才、过天星惠登相、小秦王白贵等部也比较活跃;与这些“义军”相比,崇祯十一年十月后,因为战败而不得不退入人烟稀少的川、陕、楚边境活动达两年之久的李自成部甚少为人所知。

但崇祯十三年十一月,李自成部出秦岭伏牛山沿洛河谷地东进后,一路收编各地土寇、饥民----此时由于灾荒和满清入寇导致明廷的税赋制度日趋瓦解,各路明军的粮饷供应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所以,这一阶段,明军军纪败坏,所过镇集,每每纵兵抢劫,又经常性的杀良冒功,导致人民苦不堪言,这也加剧了局面的败坏和人心的背离----攻打尚有存粮的村寨,进而裹挟良民随军,于是乎,其队伍便迅速膨胀起来,很快拥有了“十几”万人的队伍。

崇祯十三年(1640年)十二月二十日,李自成部一举攻下河南府宜阳县,杀死知县唐启奏;三天后,李部又攻克永宁县(洛宁),诛杀了世居住永宁的万安郡王朱采轻(金車巠)及王府中人三百余口,率部英勇抵抗的知县武大烈因被俘后不降,也被李自成虐杀······

“福王爷、福世子、颍上郡王、德庆郡王、方城郡王、西鄂郡王,吕老阁部、李中丞,洛阳周边各县的存粮其实是非常有限的,而流寇当下已经有十数万人的规模了,因此哪怕是夺取了周边各县的所有存粮,他们也是维持不了多久的,所有为了填饱肚子,末将以为,流寇的下一目标必然是洛阳城。”

永宁失陷的消息传到洛阳,河南府知府亢孟桧大惊失色,立刻拜会了正驻节在洛阳城中的河南巡抚李凤仙、河南总兵王绍禹,商议防守洛阳事务,但眼下府库中匮,想要守住洛阳,就必须由大户捐输粮秣助军,同时还需

M.要城内大户协调组织百姓上城助战,因此,作为洛阳地头蛇的几家王府和士绅代表是绕不开的,所以,才有了今天福王府内的这场会商。

“洛阳城池,虽然城高坚固,易守难攻,但由于城墙太长了,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兵力据守,而这正是目前官军所面临的不足。”

洛阳城周33里,是本时空中仅次于南北京的大明第三大城,但问题是,城墙越长,战时需要守卫的兵力也就越多,而现在洛阳守军却不足3000人,战时根本没办法将这么长的城墙守得周全的。

“之前福王爷、吕老阁部、李中丞与末将已经联名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