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0.阉党覆灭(1 / 3)

南明之我是弘光帝 caler 1041 字 2023-03-06

魏忠贤被“病休”后,崇祯帝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先后解除了工部尚书吴淳夫、太仆寺正卿白太始、尚宝司正卿魏抚民、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南京守备太监杨朝、浙直织造太监李宝、承天守备太监李希哲、提督太和山太监冯玉、天寿山太监孟进等阉党要角的职务,至此,上上下下已经彻底看清楚了崇祯帝剪除阉党的决心。

天启七年十一月初一,崇祯帝发出清算阉党的上谕:“朕闻去恶务尽,御世之大权;人臣无将,有位之炯戒。我国家明悬三尺、严绳大憝,典至重也。朕览诸臣屡列逆恶魏忠贤罪状,具以洞悉·····忠贤不报国酬遇,专逞私植党,盗弄国柄,擅作威福,难以枚举······先帝弥留之时,犹叨恩晋秩,亡有纪极······赖祖宗在天之灵,天厌巨恶,神夺其魄,罪状毕露······本当寸磔,念梓宫在殡,姑置凤阳······于戏!大奸脱距,国典用彰;苟丽于辟,情罪允孚!”

天启威风八面的九千岁就这样轻而易举的被发往凤阳守陵了。

说实在的,早在数日前,崇祯帝给天启帝上了“达天阐道敦孝笃友章文襄武端靖穆庄勤悊皇帝”的谥号以及“熹宗”皇帝的庙号时,一切已经注定了。

是的,在皇帝庙号用典中,有功安人曰“熹”,因此熹宗的庙号并非是惋惜,也并非是以“熹”通“僖”,明褒暗贬,某种程度上至少是一个中评,代表了崇祯帝对天启帝的尊敬;但谥号“悊”就有问题了,“悊”和“哲”是同音同意词,在谥号中,“知人曰哲;明知渊深曰哲;官人应实曰哲;明知周通曰哲;识微虑终曰哲;知能辨物曰哲”,因此一看就是用的反义,极具嘲讽。

当然,谥号是礼部上的,上这个“悊”字,并非是崇祯帝的指示,但礼部此前掌握在阉党手中,上“哲”字谥号自然是用的正面逻

辑,可崇祯帝顺水推舟时把“哲”字便成了“折心”之“悊”,可见其并非是真心实意,而是用的逆向思维。

只可惜,当时阉党上下被崇祯帝的表演所迷惑了,根本没认真想,所以,忽视了必要的征兆,因此,一败涂地也是正常的事情······

打发魏忠贤滚去凤阳后,崇祯帝又罢免了吏部尚书周应秋、兵部尚书田吉、提督操江右佥都御史刘志选、锦衣卫左都督田尔耕、孙云鹤、工部尚书李虞夔、巡抚延绥右副都御史朱童蒙、户部尚书张我续、刑部左侍郎张九畴、都察院右都御史署顺天府尹李春茂等阉党成员;并从户科给事中李觉斯的奏荐,撤销了对前兵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