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发展之路(1 / 3)

四川不像湖广,交通运输不太便利。湖广的粮食可以卖到江南、卖到北直隶赚钱,四川的就很难。

不过现在不用担心了,他们的粮食建设军屯买。

西南的百姓对王宏宇的政策更加支持了。

王徵、李铁柱、周兆安、林员外等人,此时都对建设军屯的发展驾轻就熟。

他们在川黔各个新建的建设军屯蹲点,因地制宜选择工矿、铁器、作坊、家具等产业,又把握住王宏宇嘱托的精髓,落实兵卒军吏参事会的建设,让每一个屯民成为新生的主人。

战乱没了、日子好了、技术会了、还有话语权和分配权利,甚至还能读书识字。

哪个人傻,想要离开建设军屯,自己各干各的?

说白了就是一个体系,体系行之有效,落实到百姓当家做主,那就能出效果。

民政高速发展,军事当然也不能落后。

张名世等人在重庆的建设军屯,新搞了军械作坊,也能生产优质的刀剑长枪、盔甲盾牌、鸟铳、鲁密铳、虎蹲炮、子母炮、手雷、陶瓷炮弹、一窝蜂。

王宏宇落实完建设军屯的规划,就来重庆的这个军械作坊巡查。

检查第一批军械的生产情况,看到产出的质量都不错,就是数量一开始还产不多。

「不能急,我们这个军械作坊,要让屯民工匠做主,产量不急着提升,大伙能生产好更关键。」

此时并不着急快速大幅提升火器比例,说实话快就容易出错,急就容易出背离屯民当家做主。

外部也没那么巨大压力,打出去还需要一些时间积累,所以他不催促。

张名世等人很佩服他这份胸有成竹的气魄,不仅没有太大压力,反而更加敬佩定远侯。

「对了侯爷,大战以后浑河军目前还有2000多人,神农军也只有2000,要不要立刻扩军?」

作为一名将领,或者说浑河军在王宏宇之下的第一名将,张名世还是很有危机感的。

他知道这个兵力对付土司没问题,要是现在就北上打***,估计会被敌军以数量包围,然后肉搏击败。

「嗯,是要扩充,但是要稳。浑河军最多扩到3500,神农军到3000,遴选兵员依旧要严格,训练不能放松,新军的制度更要落实好。」

「是!」

张名世心中很震惊,别的将领都巴不得自己手中兵马多一些,多找朝廷要饷银。

定远侯却是自己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