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固始汗称臣求和,昭武帝朱笔理政(2 / 4)

后派人去让翰林院那边拟旨。

朱媺娖所讲在外交上是应有之义,蒋德璟并没有异议。

说起来,和硕特汗国的使团是在五月初抵达南京城的。

因大明这边不着急,按照正常对待周边国家的程序走,和硕特汗国称臣求和之事也是谈一个多月才有了结果。

朱媺娖虽有意将藏地也纳入大明的直接统治下,却知道此事不能急。

昭武四年,大明才拿下青海,北边又拿下了整个漠南蒙古以及瓦剌和硕特部的部分地盘。

即便如今大明朝廷有诸多超前手段可用,要消化这么大的地盘也需要好几年时间。

另外,中央王朝进军藏地最大的敌人从来都不是当地军队,而是雪域高原特殊的环境和气候。

此前朱媺娖之所以要拿下青海,便是希望借助青海先练出一支能在雪域高原打仗的军队,并锻炼出一支用于治理藏族、蒙族等西部少数民族的官吏队伍来。

最后,按照后世的历史信息,固始汗最早在1654年,也即是五年后,便会去世。

即便这个时空有所改变,作为一个已经六十八岁的蒙古人,还生活在雪域高原,也难以多长寿。

原本,青藏地区蒙人的势力主要在青海,固始汗的几个儿子也都在青海做台吉,管理牧场及养兵。

即便是固始汗去世,其长子达延鄂齐尔也是三年后才从青海赶到拉萨继任。其在任期间,还被五世达籁削弱了权力。

如今青海被大明收取,原来跟随固始汗的青海蒙人贵族若不愿接受大明的统治,必然会进入西藏,进而与当地藏人贵族产生利益冲突。

固始汗原本安排在青海的几个儿子,在康区的几个孙子,也只能回到西藏去。

这必然会加剧固始汗一系和达籁、第巴以及藏人贵族之间的冲突。

如此情况下,败于大明的固始汗能否稳定内部都是个未知数。

即便其能稳住内部,劳心之下,也很可能去世得比后世历史上更早。

所以,当得知和硕特汗国使团是来称臣求和的,朱媺娖就顺势答应了,先将和硕特汗国在名义上重归于大明的统治下。

但对于固始汗提出的,希望大明能够归还青海地区的请求,朱媺娖毫不犹豫地拒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