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3章 巡抚权限,图取漠南(2 / 4)

堵胤锡道:“回禀陛下,若像以前历代治理草原那般,纯以武力征服、镇压,至多辅以和亲,想要几年便收服漠南蒙古定然颇难。

何况我大明从不和亲,对待四夷向来都是示之以威,结之以义,镇之以军。

如今北疆诸省,在朝廷指导下,开办毛纺、奶制品、肉制品等工厂;同时增加马市数量,放宽互市限制。

诸如此般新政,不仅令边省百姓收入明显增加,漠南蒙古诸部,上至贵族,下至普通牧民,也都因此获益不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抗灾、抗风险之力也有所提高。

而今蒙古诸部皆亲近我大明,尤其是下面的普通牧民,多有逃往我大明境内落户的——此可谓诱之以利。

再结合臣此前所说的前三项,可以说我大明收服漠南蒙古时机已经成熟。此事若行,当如水到渠成!”

听了堵胤锡的话,朱媺娖颇为高兴,笑道:“堵卿的想法跟朕差不多啊——再过两年,这漠南蒙古就会像熟透的果实,我大明若不摘取,它可就要烂了。”

堵胤锡听了隐有所悟,不禁点头道:“确是如此。”

昭武元年北伐之战后,原本全部归顺于清国的漠南蒙古诸部其实就产生了分裂。

少部分跟清国瓜葛较深的,跟着多尔衮等去了辽东,被编入八旗蒙古。

大部分看出清国怕是不行了,便选择留在漠南。

其中一些首领较为聪明的部落还遣使向大明这边赔礼道歉,表示臣服,想避免被大明报复。

原本漠南蒙古诸部跟随清虏入关,就折损了许多兵马、成丁,实力大减。后来再一分裂,漠南蒙古诸部的实力就更差了。

这不仅使得原属于漠南蒙古的牧场被漠北蒙古及漠西蒙古侵占不少,还使得诸部落贵族对下面牧民的控制力大大减弱。

须知,蒙古贵族控制牧民也是需要恩威并施的。

这恩,指的是牧民受到其他部落之人欺负、侵占牧场、抢夺牛羊时,贵族能保护得住。否则牧民凭什么向贵族缴税?又用什么向贵族缴税?

这威,则指的可以震慑住牧民,让他们老实缴税,不敢轻易逃亡,脱离贵族的控制。

所以,不论是恩还是威,都需要贵族拥有足够强大的武力,也即是军事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