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沈阳克复!辽西辽东!(2 / 4)

炮火优势被抵消一部分,但战力上仍是绝对超过清虏的。

如今清虏刚逃入山林,正是人心不稳之际,我军继续追剿下去即便不能令其八旗制度彻底崩溃,也会令其势力大为削弱。”

叶廷桂当即表示赞同,“除恶务尽,如果能趁着清虏虚弱之际将其彻底剿灭,确实比以后清剿起来更为容易。

况且,如今清虏退回赫图阿拉的老林子中,我们也不需再动用那么多兵力了,三四个镇便足矣。”

朱媺娖听得点头,问:“那么诸位以为谁可担当此任呢?”

几位内阁阁臣都没发话。

一则他们才获得资格参与军事相关会议,不想太过表现,惹得几位军务大臣警惕乃至敌视。

二则,他们对军中之事确实了解不够多,不希望错误的发言在朱媺娖这边减了分。

李岩、朱大典、叶廷桂三人对视了眼,李岩便先开口道:“臣以为曾英可担此任。”

朱大典道:“臣亦荐曾英。”

叶廷桂则道:“臣无异议。”

“那便由曾英负责吧。”朱媺娖心中其实也属意曾英。

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

此番南北两路伐清,其实最终剿灭清虏的任务不是落在黄得功手中,便是落在曾英手中——其他将领或许也有此能力,但终究不如这二人叫朝廷放心。

不过,黄得功北伐之战前便爵至靖南侯,经历了北伐之战,如今又有出关伐清之功,怕是可以晋升为公爵了。

其若再主导灭清之功,未免功劳太重,于朝廷及其本人来讲都不太好。

另外,黄得功到底是旧官军将领出身,曾英则算是新军出身,于朱媺娖来讲,曾英到底要比黄得功更嫡系一些。

最后,曾英虽是武将,但在文治方面是要强于黄得功的。

后续灭清将会是一个**、军事、后勤方面的综合问题,由曾英去主导确实更合适些。

“接下来,我们再说一说战后辽西、辽东如何治理。”朱媺娖换了话题,然后用激光笔指向立架屏风上的东北地图,道:“朕准备设立辽西、辽东两省,诸卿以为如何?”

袁继咸道:“陛下,我大明在辽西、辽东的实际占有区域加起来,也没有北直隶大,设立两省会否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