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朱媺娖指导新戏,方以智荐徐正明(2 / 4)

“这戏里说得对,女子也要敢于走出门,才能赚大钱,赚了钱在家里说话才能硬气。”

“可不是嘛,当初要不是我和婆婆一起去了纺织工厂,我家日子哪儿能过得像现在这么红火?”

“进工厂的不算什么,那些当小学老师的女子才真好呢,工钱高,还被人尊重。等我家英子学有所成,也要让她当个小学老师。”

“···”

在百姓的议论中,第三出戏《精忠报国:周铁牛迷途知返舍身抗清》。

周铁牛是一位出身农民军的普通士卒,因见清虏入关肆虐,主动反正,投入朝廷军队抗击清虏,最终牺牲,却赢得了身后美名的感人故事。

以前,民间关于武将的故事大多讲的是大英雄大豪杰,总之不管出身怎样,最终都成了大人物,做了一番轰天动地的大事。

而且多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圆满结局收场。

这第三出戏中,周铁牛到最后也只不过做到新军队正而已,一直都是个小角色,最后还在抵抗清虏的战斗中壮烈牺牲。

虽然朝廷将其名字铭刻在纪念碑上,骨灰送入英烈园供奉,更是选了孤儿继承其香火和朝廷嘉奖,但仅就结局而言这故事无疑是悲壮的。

所以,即便观看的不少百姓并未经历过战争,也没亲眼见识过清虏的凶残暴虐,但还是看得眼泪哗啦啦地流,心中对大明将士多出一份敬重来···

像这样的新戏演出,正月里在南京各区各街道轮番开展,基本上每条街道都会展开一次,算是弥补去年艺术团演出在南京城这边的缺失。

皇城外,大明艺术团“衙门”所在地。

一座占地不小的大院落。

其中一个院子中,大明艺术团主事冯梦龙、戏曲社提举阮丽珍以及其他几位戏曲编导人员,正在聆听“圣训”。

“开春后,朝廷便将对清虏用兵,即便不能一战尽灭之,也定能收回辽东不少土地。

在那之后,朝廷将对辽东进行开发,嗯,你们可以理解为大规模开荒种田。

如此必定要移民实边的。虽然朝廷有迁徙阻碍清田、摊丁入亩者地政策,但仅靠那些人是不够的,还需鼓励百姓主动前往北方开荒种田。

后面,朕会派人送来一份鼓励百姓到关外种田的